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我的编年史”故事之十八:我参与研发了浙江第一批黑白电视机

发布时间:2018-09-03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口述 鲁玉毛 记录 郭婧

 

1941年出生的鲁玉毛,改革开放之初,参与了我国第一批黑白电视机的设计,又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与同事一同前往美国推销我国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以下是鲁玉毛的自述:

 

我是1941年出生的,学的是无线电技术专业。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电视工业也随之起步发展,当时的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在全国投资组建一批电视机厂,杭州市成为幸运儿,得到300万元投资组建杭州电视机厂,选址天目山路、教工路1号,同时组建了彩电、黑白电视机的攻坚设计小组,我是这个时候进入杭州电视机厂(西湖电子集团前身)工作,担任了黑白电视机的课题组组长。

当时,我们国家在电视机的技术上与日本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很多电视机产品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国家号召全国各地的电视机厂研发设计自己的电视机,经常组织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到一起交流研讨。

1978年,杭州市也专门召开了科学技术大会,我作为杭州电视机厂的代表出席。也就是这个时候,杭州西湖电子集团公司开始筹建。我们设计组的八九个人一起,先后经过了三四年的努力,终于生产出了浙江省第一批黑白电视机。

1979年,12寸的黑白电视机投入大批量生产,取名"西湖牌",开始走入寻常老百姓家。400元一台的黑白电视机也是不菲的消费了,我们当年生产了30多万台黑白电视机,电视机厂一下就赢利了,创造了1个亿的利润。

1979年末,四机部和广电局组织了一次全国的12寸电视机评比,经过各项指标测试试验,"西湖牌"12寸黑白电视机荣获了第三名,由此西湖牌电视机打响了名声,销往全国各地。

到了80年代后期,我们开始生产彩色电视机,那时候一户人家能买一台电视机是很不容易的,彩色电视机的生产量有限,更是供不应求,虽然一台彩电的国家定价2000多元,但是市场上溢价卖到了3000多元。

1989年,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挣外汇,我跟同事一起去了美国商务考察电视机市场,并进行商务洽谈,争取将我们的国产电视机销往美洲。

当时,我们走了迈阿密、华盛顿、洛杉矶等好多个城市,发现美国在销售的电视机大部分也是进口的,也是日本产为主。我当时的感觉是我们在电视机的技术方面还要奋起直追,但也发现我们生产的小屏幕黑白电视机,在美洲还是有市场的。不少美国人和墨西哥人,喜欢在厨房或卫生间里安装四五寸屏幕的小电视机,由此,我们和美国的销售商谈成了销售合作,赚了外汇回来。

现在,我们的电视机技术已经突飞猛进了。

虽然2001年我退休了,但还是一直在关心着国家电子设备的发展与变化,最近杭州下沙生产出了激光电视。而且,我们国家现在电视屏幕可以做得很薄,甚至是折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