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组织开展好项目研究,近期我省一批2017年新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举行开题(论证)会,邀请学界专家对研究计划进行把脉问诊,为深入开展研究奠定扎实基础。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研究”项目
2018年3月17日,由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研究”(批准号:17ZDA105)开题论证会在温州大学举行。中国政法大学石亚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海蛟研究员、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等多位著名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对项目进行论证和指导。论证会由石亚军教授主持,温州大学副校长方益权教授到会致辞。
论证会上,课题组首席专家高小平教授向与会专家简要汇报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框架、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研究方法。在听取汇报后,与会专家结合课题论证材料对项目研究进行评议指导。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国家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研究,对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促进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创新,具有重大研究意义。课题选题视角独特,项目论证合理,研究设计新颖全面,前期研究基础扎实,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计划和方案设计切实可行。在项目立项后,课题组在高小平教授的带领下,已经展开前期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2018年1月10日高小平、陈宝胜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发表《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十大亮点》一文,以及子课题负责人南开大学尚虎平教授在SSCI期刊《数学、科学和技术教育》2018年第14卷上发表《什么个人因素影响科学研究教育绩效:一项基于国家自科基金数据的反向链接评估》一文),为未来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充分肯定选题意义、课题论证和研究设计的同时,与会专家也就课题未来理论创新、研究成果形式等提出了预期,并就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框架、基础理论创新、实证案例研究、研究重点难点把握、研究方法创新等,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首席专家高小平教授感谢与会专家参会指导,并表示课题组将进一步整理吸收与会专家的宝贵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全力推进课题研究,力争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并希望与会专家持续关注、支持课题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的理论与方法”项目
3月17日上午,由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池仁勇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批准号:17ZDA088)开题论证会在该校朝晖校区举行。参加论证会的专家有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省特级专家王俊豪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志军,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省特级专家金雪军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孔繁斌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校长顾问、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林汉川教授。浙工大副校长陈建孟和省社科规划办主任俞晓光出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论证会。
陈建孟副校长对各位专家出席本次论证会议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并对池仁勇团队取得此次课题立项表示祝贺,他向各位专家简要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校情,他指出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是学校社会研究的一块高地,此次的选题既是当前热点,也有中小企业的特色。希望课题组成员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建议,把项目做好做精。俞晓光主任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近年来承接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课题项目,这对于全国的中小企业研究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成为浙江省智库研究的新名片。中国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这个课题很有研究意义,希望课题组能够担起重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研究成果最终回归到解决社会问题上,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也能为国家中小企业征信制度提供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
会上,池仁勇对研究项目的背景、研究内容和框架、项目建设统筹、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专家组认为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充分肯定了课题设计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专家还就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希望课题组能够凝聚研究焦点,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紧密围绕“中国问题”构建“中国理论”。
该项目是池仁勇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的第二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此前,他还主持承担了“中国中小企业动态数据库建设研究”(12&ZD19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取得了大量成果——多批次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多项社科优秀成果奖及入编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等,2017年已经以免鉴定方式结项。有此前项目研究的丰厚基础和研究经历,新项目将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多新的突破。
“近代宁波商帮史料收集与整理研究”项目
3月29日,宁波大学孙善根研究员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的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宁波商帮史料收集与整理研究”(批准号:17ZDA201)开题报告会在宁大举行。副校长徐铁峰出席并致欢迎辞,上海社科院熊月之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虞和平研究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吴景平教授和朱荫贵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朱英教授等五位专家出席论证会。
徐铁峰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该课题对于宁波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要求课题组以及相关学院齐心协力,高质量完成课题设定的目标与任务。人文社科处相关负责人代表项目管理部门作了表态发言,表示将努力为课题的顺利进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首席专家孙善根研究员从研究现状、选题价值、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手段、预期目标等几个方面做了开题报告。他认为该课题将是国内外学术界首次对宁波商帮文献史料的一个相当完整系统的整理,在文献整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启示意义。有助于推动近代商人与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对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商帮的近代转型,准确评估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程度,正确评价中国传统商业文化、本土企业家的作为与经济成就,乃至深入研究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演变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史、政治史、城市史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在现实意义方面,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宁波本地而言,可以增强海内外宁波人的文化认同,更好地动员海外宁波帮参与国家建设与发展。该课题将秉承“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宗旨,整合有关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的研究力量,全面深化和拓展宁波商帮资料收集整理的广度、深度,努力收集各种传统与近现代文献史料和实物所见近代宁波商帮资料,同时运用历史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该课题预期实现编纂出版《近代宁波商帮文献史料丛书》(系列),编纂近代宁波商人年谱长编系列,争取建设相关数据库等。五位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各子课题的设计、工作思路及优势、难点等情况进行了汇报。
各位专家充分肯定了该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认为课题前期成果丰厚,基础扎实,整体设计合理,研究指向明确,可操作性强,同时对课题的开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礼乐美学对传统制度文明的创构研究”项目
3月31日上午,由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刘彦顺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乐美学对传统制度文明的创构研究”(批准号:17ZDA015)开题论证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作为论证专家的武汉大学哲学院陈望衡教授、暨南大学蒋述卓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确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朱志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刘成纪教授,作为子课题负责人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祁海文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程勇教授等,以及管理部门浙师大科学研究院院长许慧霞教授和浙师大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圣华教授等20余人参加开题会。
许慧霞院长致辞,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到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并预祝开题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她详细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管理和要求,对开题报告的汇报、答辩内容及形式提出指导意见,希望专家严格要求,多提宝贵意见,让研究方案更趋完善。
开题论证会上,首席专家刘彦顺教授从礼乐美学、礼乐制度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状况、选题价值、总体框架、预期目标、研究思路、重点难点、创新之处、子课题分工等方面向专家组作了汇报,子课题负责人祁海文教授、程勇教授、潘黎勇副教授、王彦章副教授分别对各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工作计划、预期成果、重点难点等内容进行了汇报。
专家组成员在听取了课题组汇报后,进行了充分的审议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互动交流。专家们充分肯定了选题的现实性意义和价值,认为该课题所进行的通史性整体研究在系统性上有独到的追求与体现,能呈现出中国礼乐美学、礼乐文化、礼乐制度以及制度文明及其相互作用的整体面貌,有利于更完整地呈现中华美学精神的整体面貌。专家组组长蒋述卓教授指出,课题组应该强化理论的提炼与指导,凝练出核心问题,尤其对制度建设与文明进步问题、个体人格建设与国家统一意志关系问题等进行专题性研究。陈望衡教授认为课题组应针对先秦与汉代进行重点研究,对材料进行分类并作不同程度的处理。专家组对该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充满期待,同时针对课题研究中的史论结合、关键概念凝练、研究重点、断代史之间的延续与贯通等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课题组成员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发言,就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答辩,在开题会结束之后进行了会商与沟通,一致认为应加强子课题及断代研究之间的沟通,强化贯通性研究,在史料梳理、总结中树立宏观史识,利用最新的考古材料,并定期针对课题中的核心议题举行研讨活动,确保课题如期、高质量完成,在近期形成初步学术成果。
“敦煌学学术史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
4月20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刘进宝教授领衔的“敦煌学学术史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13)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开题研讨会。作为浙江大学的重点优势学科领域,敦煌学研究薪火相传,成果丰硕。刘进宝教授一直在该领域积极耕耘,著述甚多。此项目的开展及本次开题会得到了国内敦煌学研究机构和重要学者的大力关注和支持,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李华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河北省社科院孙继民研究员,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武汉大学朱雷教授,吉林省社科院尚永琪研究员等作为论证专家参加研讨会。省社科规划办、浙大社科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由浙江大学、敦煌研究院、国家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台湾学者车守同先生共同组成的项目课题组阵容强大,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题会上,首席专家和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的整体设计和各子课题的研究路径、当前研究进展情况,特别提请各位专家对研究的整体设计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的解决路径多提意见。在论证环节,各位专家围绕子课题设计中的某些交叉重叠内容的处理,资料收集如何尽可能扩大人物、机构、时间和史料来源范围,注意保存档案的本来面目,研究上下限时间的界定、体例设计、研究计划的安排以及争取滚动资助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席专家在总结中表示将认真研究这些意见,统筹好研究力量,合理安排进度,以质量为首要导向,争取达成出一批优质成果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