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28日, 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层智库论坛(2016)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行。来自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共中央党校、新华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国防大学、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等智库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论坛。
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顾问,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应邀出席论坛,并作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建设新型智库”的主旨演讲。
王国平说,智库是生产和销售智慧型或思想型产品的服务组织,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要健康、可持续发展,智库必不可少,智库作用无可替代。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专业化智库。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下,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八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解决服务理念问题,有地位才有作为,有作为才有更大的地位;二要解决服务重点问题,提出决策层信得过、用得上、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三要解决服务对象问题,不仅服务领导,还要服务社会需求、引领社会思潮,最终实现服务人民;四要解决服务特点问题,坚持超前性、系统性、专业性、示范性、操作性、实效性;五要解决服务载体问题,形成模块化研究、矩阵式管理的模式,准确把握决策需求、快速组织开展研究、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六要解决服务力量问题,建立灵活科学机制,凝聚最广泛力量参与到智库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七要解决服务资金问题,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包括基金会、企业、个人的捐助机制;八要解决服务方法问题,以主动出击为主,积极抢占市场,做好谋篇布局。
王国平指出,近年来杭州城研中心围绕中央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两大决策,提出了打造一流城市学学派和一流城市学智库两大目标。城市学智库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引入治理理念,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而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关键要靠体制机制的创新。在城市学智库建设过程中,要以中央“五大理念”、“五大统筹”为主题,以“城市学项目咨询”为抓手,以“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为品牌,以“中国城市学年会”为平台,坚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科学系统地研究城市”,坚持规划、建设、保护、治理、经营、研究相结合,坚持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问题导向与规律导向相结合、指数评价与数学建模相结合。要努力构建一流城市学理论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的定位,积极打造集评选、论坛、平台、课题、人才、宣传、基金、基地、培训、咨询等“十位一体”的城市学研究链,建立健全“模块化研究、矩阵式管理”的运行模式,打好打响“杭州牌”、“浙江牌”、“中国牌”和“国际牌”,探索形成“党政、企事业、智库、媒体、市民”五位一体的城市学研究复合主体,抢抓智库发展战略机遇期,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开幕式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周仲飞致欢迎辞,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代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君如,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荣华,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柴俊勇先后围绕智库类型特色作用、智库发展机遇与挑战、智库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作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