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圆满落幕,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凝心聚力,共绘发展蓝图。省社科联对部分与会代表作了简短的访谈,代表们认真学习领会省委、省政府领导讲话精神,畅谈参会心得与感悟,共话自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我省社科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对未来社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献计献策。

陈峰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
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绝不是“无用之术、务虚之言”。省四套班子领导出席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省委书记王浩就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明确要求,省长刘捷作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
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自然科学必将失去方向和动力。作为教育系统,一方面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另一方面要坚定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培根铸魂、立德树人。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镇,这次新一届省社科联的理事,高校学者占了三分之一。我们将进一步办精办强高校哲学社会学科,推进文理、文工、文医、文艺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快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生产模式、人才培养路径、教育评价体系和理论研究范式的变革,积极用新工具、新方法、新技术来提升哲学社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效益。还要开展有组织科研,引导高校学者既围绕思想困惑阐释理论,又针对现实困难指导实践,从而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思想的指引、方法的启迪、精神的升华。

陈耀 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研究员
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发展的思想先锋,对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之年,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作为一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高校社科工作要始终以“真”“情”“实”“意”要求为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本次大会上王浩书记、刘捷省长的殷切期待和要求,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会聚、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等优势,引导广大师生聚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导向、重大问题、现实需求,开展有灵魂的理论阐释,组织有价值的实证研究,推出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努力在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场景中出思想、作贡献、显担当。

傅晓 宁波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谋划未来五年社科强省建设的宏伟蓝图。省委书记王浩在开幕式上讲话,省长刘捷作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作为参会代表我倍受鼓舞。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渗透,省社科联八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把开展社科+人工智能数智化转型的地方探索作为三大主要任务之一,体现了服务大局、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我们要全面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和趋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回答人工智能时代人类面临的新问题,用人文之光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全面掌握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手段,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范式变革,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我们要全面推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扎根浙江厚重的历史文化,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创新型的实践,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浙江智慧。

江山舞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研究员
值此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能与各位代表齐聚一堂,聆听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讲话,共话浙江社科事业创新发展的愿景与规划,令人振奋也倍感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重要论述精神在这次大会中得到充分践行,也是开展新时代智库建设的根本遵循。
近年来,省社科联深入践行“真”“情”“实”“意”要求,努力打造具有鲜明浙江辨识度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在“体用贯通”中建构“浙江话语”,在实践运用中服务“省域先行”。作为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的一员,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围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积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努力提升平台能级,为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作出应有贡献。

许跃 南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社科联主席
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登高望远的大会,体现了浙江社科的高站位和敢担当,坚定了广大社科工作者勇担使命共奋斗、守正创新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省委书记王浩的讲话立意深远,提振信心、催人奋进。作为南湖畔红船旁的基层社科联组织,要紧紧围绕王浩书记的讲话精神,努力在凝心铸魂上作示范,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奋力打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传播的生动实践地;努力在服务大局上勇担当,立足地方发展实际,高质量开展咨政建言,从发展的实践中发现新情况、提出新观点、解决新问题,推出一批体现政治高度、学理深度、学术厚度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南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的真知灼见;努力在贴近群众上谋实招,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科普及品牌和特色创新项目,推动学术成果的通俗化、大众化表达,力促社科普及“触角”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提高全民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发挥积极作用。

侯威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本次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恰逢“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之年,“十五五”建议稿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浙江文化传承创新工作极为重视,提出了“真”“情”“实”“意”要求,浙江省委高度重视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省委书记王浩、省长刘捷亲临会议并作讲话,提出要依托浙江文脉根基、红色根基,走在全国社科研究前列。回顾过去五年社科联工作,全省社科界深植“八八战略”实践沃土,以“真”“情”“实”“意”要求为指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相信在新一届社科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浙江社科界必将以更大的信心和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来自高校的代表,未来我也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和推动高校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争当“排头兵”,在理论创新、咨政建言、文化传承繁荣等方面更加努力工作,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更多力量。

徐立望 浙江省历史学会秘书长、研究员
作为历史研究工作者,参加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聆听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讲话,深感振奋。讲话不仅是对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充分肯定,更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社科事业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战略远见。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研究应该是,也必须是扎根浙江深厚文化底蕴、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重要力量。我们肩负着挖掘历史智慧、阐释发展规律、赓续文化基因、回应时代命题的责任担当。我将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立足浙江这片中国式现代化的热土,努力推出更多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优秀研究成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历史学的力量。

吴宝 浙江省中小企业研究会会长、教授
今天召开的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是我省社科界的一件喜事与盛事!在过去五年中我们各类社科类学会和研究会组织活跃于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社科普及、阵地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飞速发展,我们应该谨记王浩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人工智能+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探索中展现浙江社科担当。我们要根据王浩书记的要求,多出精品力作,积极服务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刘捷省长在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中强调文化和创新在浙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浙江省中小企业研究会在推动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培育好新时代浙商企业精神等方面大有可为!我相信我们浙江社科工作者必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真”“情”“实”“意”要求,持续做好社科基础理论研究、文化研究工程、智库咨政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努力在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的征程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孙建权 慈溪市“稻读公社”会长
作为“稻读公社”代表,有幸聆听王浩书记和刘捷省长的讲话,深感浙江社科工作者肩负传承"浙学"文脉、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使命。我们将以"真""情""实""意"要求为准则,深耕浙江"三个地"优势,把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践作为学术富矿,在消费型社会、银发经济等领域打造原创理论成果。
同时,我深感数字化浪潮下阅读推广的创新活力。从最初在微信群分享读书笔记,到如今运营着八大特色专栏的公众号矩阵,我们见证了"互联网+阅读"如何让《孟子》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用在线视频共享的形式焕发新生。特别令人振奋的是,社科故事会栏目已带动362期线上活动,单场最高参与人数超2000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因阅读而联结的温暖故事。
未来,在省社科联的引领下,我们将继续以“书香浙江”建设为抓手,让党的创新理论、浙江的发展故事、群众的鲜活实践,在书页间流淌、在交流中共鸣,最终汇聚成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