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进行时:与会代表反响热烈(一)

发布时间:2025-11-14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前言

当前,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正在召开,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凝心聚力,共绘发展蓝图。省社科联对部分与会代表作了简短的访谈,代表们认真学习领会省委、省政府领导讲话精神,畅谈参会心得与感悟,共话自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我省社科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对未来社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献计献策。

陈柳裕  省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

本次大会立足于省社科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成就和基本经验的总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展望部署了未来五年的“138”工作布局,必将推动浙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大会号召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贯彻“真”“情”“实”“意”要求,坚持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求真务实、实干争先,进一步统一了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凝聚了奋进力量。

大会号召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提出的“4+1”重要要求,聚焦省委“132”总体工作部署,找准时代方位,扛起社科使命,奋力推进高水平社科强省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的努力目标,明晰了行动路线。

王永贵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

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我备受鼓舞!

我有幸参与并见证:全省社科界践行“真”“情”“实”“意”要求,推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促进条例》落地生根、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取得的实打实的成效。展望未来,全省社科界必以更强担当扛起时代使命,为浙江社科事业繁荣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作为高校代表,浙江工商大学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勇当先锋,主动对接“创新浙江”建设需求,学校7个社科类学科跻身软科全国前20%,工商管理学进入全国前3%,入选“中国顶尖学科”,努力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贡献更多浙江工商大学智慧!

周国如  杭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很荣幸全程参加了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现场聆听了省委书记王浩的讲话和省长刘捷所作的报告,深感社科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情”“实”“意”要求在社科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传承社科根脉,贵在坚守“真”“情”“实”“意”。这四字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指引我们扎根之江大地、做真学问、出好成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自觉赓续“浙学”千年文脉,将学术理想融入“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让理论研究的根扎得更深。

凝聚学界力量,重在协同创新与服务大局。面对“十五五”新征程上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社科界需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我们应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核心任务,将学术追求与服务浙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研究成果更具实践价值。

作为社科战线的一员,我愿与各位同仁一道,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潜心钻研,至诚奉献,在高水平社科强省建设征程上,以“真”“情”“实”“意”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书写浙江社科事业的崭新篇章!

严钢  台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这是全省社科界一件大事、喜事。回望过往,社科工作锚定使命、硕果盈枝。过去五年,省社科联带领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开展“循迹溯源”研究,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传播;深耕资政建言,推进社科赋能省域高质量发展,为浙江重大战略部署落地提供了坚实智力支撑。在文化研究工程领域,省社科联牵头推进浙江文化基因解码、“浙学”传承创新等重点项目,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为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省社科联为全省社科事业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要素,搭建了多样载体平台,作为社科工作者队伍一员,我感到荣幸与自豪。展望未来,相信在新一届省社科联领导班子带领下,广大社科工作者必将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在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展现浙江担当,续写浙江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新篇章。

钱文荣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会长

值此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之际,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于杭州隆重召开。作为一名社科工作者,有幸与诸位同仁共商浙江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大计,本人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自省社科联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全省社科界始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目标,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构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与共同富裕理论体系、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性举措。本次大会的举办,必将为全省社科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作为农业农村领域的研究者,本人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等关键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形成具有显著学术标识度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期冀与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道,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楼晓东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

作为连续两次参加省社科联代表大会的社科工作者,我很荣幸地聆听了省委书记王浩的讲话和省长刘捷所作的报告。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深感责任重大且机遇无限。作为高职教育的一员,学院应积极响应“创新浙江”号召,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商科特色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商科人才。同时,紧跟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学院应发挥教育优势,通过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方式,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此外,学院还需积极参与社科研究,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浙江智慧。

佘金龙  长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社科联主席

很荣幸能参加全省社科界的这一盛会,现场聆听王浩书记的讲话和刘捷省长所作的报告,用心体验全省社科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未来发展的宏伟目标,备受鼓舞,也满怀期待。

作为一名基层社科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传承浙江丰厚的社科事业,必须立足本土、放眼全局。展望未来,我们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深耕本土,推动创新转化。梳理长兴茶文化、移民历史、红色记忆等资源,用创新的形式、科技的手段提炼阐释,构建创新转化体系。二是协同联动,凝聚学界合力。积极搭建跨学科、跨领域交流平台,办好“长兴大讲堂”“箬溪书社”,凝聚广大社科工作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长兴实践开展联合攻关。三是开放共享,建设精神家园。依托“长青潮”宣讲团, 推动社科理论成果通俗化、大众化传播,通过基层理论宣讲、校地联盟构建等方式,使社科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征程上,长兴社科界将带着感情、信仰、责任,以实践探索回应时代之问,将文化资源转为发展动能,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方泉  浙江省白水教育科学研究院理事长、院长

听了刘捷省长关于经济社会形势发展报告很有感触,浙江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基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积极有为政府与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相得益彰,我感受很深。在省社科联的指导下,以及杭州市临平区委宣传部和东湖街道的支持下,同时得益于浙江优质的创业创新环境,我院形成“新时代信任关系建构范式——支持型合作对话”科研成果。接下来将充分发挥这一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为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

蒋培  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秘书长、副教授

作为一名社科类社会组织成员,深入学习了省委书记王浩的讲话和刘捷省长所作的报告,要始终把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经验研究。深刻把握“真”“情”“实”“意”要求,以本研究会为平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深入、多样的实地调查,重点围绕城乡融合、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等领域进行经验总结、问题分析与建言献策,切实地把社科智慧转化为发展实效。在深入掌握全省各地各领域创新实践与典型做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学术理论知识体系。我将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引,在理论阐释中铸魂、在服务大局中赋能、在改革创新中突破、在真抓实干中担当,为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应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