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李加林教授等所著《中国东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海岸带与海湾资源环境演化卷》一书,2020年2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获2021年“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简介
该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海区大陆海岸带高强度开发约束下的陆海统筹水平演化及冲突空间协同优化》(批准号:41976209)、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东海区海岸带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报告》(16JDGH005)的重要成果。东海区海岸带经济快速发展,围海造地、港口建设等开发活动作为“第三营力”,成为该地区拓展生产和生活空间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对大陆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深刻影响。东海区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其海岸带与海湾资源环境演化不仅是政府部门思考的问题,而且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书采用史料查阅及野外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获取海岸带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及其对资源环境存量影响的基本信息,以空间拓扑分析为支持,进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东海区海岸带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分析了近25年来东海区大陆海岸线开发利用时空演化格局,探讨了东海区海岸带景观资源类型动态演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进行东海区海岸带景观生态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填海影响下东海区主要海湾形态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围填海影响下的东海区主要海湾景观格局变迁,并进行围填海影响下的东海区主要海湾生态损益分析。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东海区海岸带及海湾资源的保护,并为国内其他海岸带地区所借鉴。 该书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推动海岸带与海湾开发与保护研究的深入,丰富海岸带与海湾开发利用评价的理论体系。创新性地形成了海岸带与海湾资源环境演化研究范式与典型案例,对建立我国沿海地区该类研究的大区域经验模型有重要理论意义。形成了基于海岸带资源环境演化的海岸带开发与管理模式,有利于理解与解释当前海岸带与海湾地区人地矛盾,并指导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该书的实践价值在于获取了东海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及其对资源环境存在量影响的基本信息,揭示了东海区海岸带与海湾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战略基础。提供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海岸带地区发展演化的典型案例。成果可为东海区及我国其他海岸带地区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海岸带发展提供借鉴。探讨了湾区岸线开发利用强度、湾区形态变化与湾区开发强度的关系、围填海开发利用强度与海湾景观演变的关系及其对海湾生态损益的影响,提供了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下的重点湾区开发与保护的东海经验。 该书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该书的多篇书评在《地理学报》(中科院院士杨树锋撰写)、《地理研究》(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沈满洪撰写)、《经济地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授浦瑞良撰写)上发表。部分研究观点和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自然资源学报》等高水平期刊,形成了较重要的学术影响。研究得出的10余篇政策建议被《浙江社科要报》等省级内参采用,并得到省部级领导的重要批示或应用采纳,很好地起到了社科研究成果的咨政作用。
作者简介 李加林,宁波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东海战略研究院海洋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浙江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经济地理》杂志编委。长期从事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海洋生态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