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秀湖社科之家内童声笑语不断,社科夏令营——“小小非遗传承人”研学课堂火热开展。此次研学主题围绕新塍镇蚕丝民俗非遗技艺展开,吸引了二十余组家庭参与,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蚕丝文化,制作蚕丝团扇,开启了一场充满秀洲特色的非遗探索之旅。
活动现场,新塍镇周利萍蚕桑民俗工作室的徐枫老师首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蚕桑民俗”课。徐老师从蚕丝扇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展开讲解,重点介绍了蚕丝的选材、扇骨的打磨、扇面的绘画与装裱等制作工艺,带领大家深刻领略了传统工艺的精妙之处。
在团扇制作环节,徐老师现场煮制蚕茧。大家在已煮好的蚕茧上进行抽丝,小心翼翼地将蚕丝头绕至扇面,轻盈旋转扇框,让蚕丝如流水般在扇面上缓缓铺展。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与创造的惊喜。随着时间的推移,蚕丝逐渐形成一层薄如蝉翼的细纱,扇面逐渐显露出明亮细腻、柔滑如丝的光泽。随后,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巧妙地将绣片、珍珠等材料点缀于扇面之上,一把把独具个性的蚕丝扇在大家手中诞生。
此次社科实践课,不仅让孩子们在“抽丝剥茧”中领略了非遗蚕丝技艺的匠心智慧,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未来,秀湖社科之家将持续挖掘本土优质文化资源,推出更多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非遗技艺走近群众身边。
(嘉兴市秀洲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