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创举。十年来,浙江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打造开放大通道、建设自贸试验区等措施,发挥重要枢纽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外开放格局,打造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浙江样板。
十年来,浙江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经贸合作成绩喜人。2024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达5.26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1—11月浙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增长达5.7%。进出口商品结构日趋多元,机电产品、工业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比重持续上升。产能合作实现转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批发业等行业投资,推进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等22座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优化在中东欧、拉美、非洲等地产业布局,推动光伏、水电等多门类清洁能源走向转型升级。设施联通得到强化。发起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联盟,加快推进沿海港口一体化,建设世界级港口集群。以“义新欧”为主品牌建设“一带一路”节点网络。
浙江省把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与实施“八八战略”统筹部署、融合推进,形成了务实有效的浙江经验。凸显“互利共赢”原则。浙江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认真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工作部署,与相关国际组织、区域国别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政治互信与协调机制。凸显“数字经济”优势。深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立世界电子贸易平台,构建“互联网+服务贸易”新体系,深化电子商务合作,加强金融服务与数字贸易联动创新,建设金融大数据服务中心、跨境电子商务金融结算平台,开拓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市场。凸显“交流互鉴”特色。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中非智库论坛等重大国际会议和展会。
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浙江,要抓机遇,求突破。一要以关键性抓手求突破。突出健全浙江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府间联通协调机制、重大合作平台能级提升机制、省内政企研协同联动机制、优化合作营商环境机制、风险防控机制等,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拓展多双边务实合作。二要以集成性政策求突破。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规划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对内要持续优化外贸、自贸区建设等政策,加强“四港”融合发展,不断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三要以牵引性项目求突破。加强项目规划,明晰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新方向和建设重点,规划实施重大牵引性项目,以接地气、聚人心、低成本、可持续为导向,深入推进“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作者:周倩系浙江省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智库联盟首席专家,胡蓝尹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科研助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