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吴昌硕生平及交游丛考》圆满首发
发布时间: 2025- 04- 28| 来源: 浙江摄影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艺苑南山微信公众号 展玩读美微信公众号| 浏览:

4月25日, 由81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朱关田所著的《吴昌硕生平及交游丛考》在浙江书法院隆重首发。首发式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和浙江书法院主办,西泠印社支持。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朱关田,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赵雁君,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刘东,西泠印社党委委员、社委会副主任王丽艳,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林青松,浙江书法院副院长方爱龙,浙江摄影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景迪云,浙江日报社高级记者刘慧等2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浙江摄影出版社副总编辑邱建国主持首发式。首发式的座谈会由浙江书法院副院长方爱龙主持。

吴昌硕是晚清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素有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的美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然而,要全面理解他的艺术成就,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其作品本身,更要深入探究他的生平经历以及广泛的交游活动。在以往的吴昌硕研究中,虽然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但大多存在资料零散、考证不精的问题。许多关于吴昌硕生平的记载,或因年代久远、资料缺失而存在讹误,或因主观解读不同而众说纷纭。至于他与众多师友、同侪之间的交游活动,虽偶有提及,但往往缺乏系统梳理与深入挖掘,难以全面呈现这些人际关系对其艺术风格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影响。

《吴昌硕生平及交游丛考》是2023年立项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点项目,2025年4月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吴昌硕生平及其交游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综合考察,是朱关田先生积数十年学术功力完成的又一重磅力作。会上,他从自己的治学经历,完成沙孟海先生为其定下学术方向的嘱咐等方面,回顾了自己完成《吴昌硕生平及交游丛考》一书的创作历程。

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围绕朱关田先生的艺术人生、学术品格和教育成就,以及《吴昌硕生平及交游丛考》一书的学术创新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朱关田先生以深厚的史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闻名学界。本书延续了他一贯的实证精神,通过海量一手文献——从吴昌硕诗文手稿、往来信札到时人笔记、日记、回忆录等爬梳剔抉,以多重证据互证为原则,重构了金石书画巨匠吴昌硕的真实人生轨迹与交游网络。

本书首先以时间为线索,详细梳理了吴昌硕从出生到逝世的完整生平轨迹。对其早年的求学经历、艺术启蒙,中年的游学历程、仕途坎坷,以及晚年的艺术辉煌等各个阶段,均依据确凿史料进行了详尽阐述,纠正了以往诸多以讹传讹的错误说法,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清晰、准确的吴昌硕生平轮廓。

其次,重点对吴昌硕的交游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其交游对象分为师长辈、同辈友人、弟子门生等不同类别,通过对他们之间交往细节的挖掘,生动展现了吴昌硕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与师友相互切磋、相互影响的生动场景。特别对其与任伯年、蒲作英、吴大澂等重要人物的交游,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揭示了这些交游活动对吴昌硕艺术风格形成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此外,书中还对吴昌硕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艺术风尚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力求将吴昌硕的生平及交游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中进行考察,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其艺术成就的产生根源与历史意义。

本书以“史学”为依规,旁征方志、谱牒,精思博考,厘订是非,解释疑滞。凡举一义,则确凿不刊。同时,将艺术史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以期扩展诗、书、画、印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将艺术史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艺术史学研究确立更好的视点奠定基础。

全书史料宏富,考辨翔实,真实记录了吴昌硕为艺术的一生以及于诗文、金石、书画的学习渊源;通过考证吴昌硕与师友的交游细节,揭示近代书法艺术生态的生成逻辑。对研究吴昌硕、研究“后海派”艺术乃至近现代学术史均足资参考,真正体现了纪录一学者之平生,实亦一代学术之沉浮,确为嘉惠学林之作。

本书不仅深化了对吴昌硕“诗书画印四绝”艺术体系的认知,更通过跨领域研究,揭示了吴昌硕以石鼓文笔法革新大写意绘画的艺术密码。

根据浙江摄影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和艺苑南山微信公众号、展玩读美微信公众号相关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