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籍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中华民族从最简单、原始的人体概念到不断认识疾病、与疾病作斗争的繁衍昌盛的历史。而浙派中医针灸的部分医籍是医家耗费毕生精力所作,收录极具代表性医案,深刻剖析医籍内容,无疑对了解、学习、继承浙派中医针灸学派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浙派针灸从东晋开始萌芽,历史悠久,相关医藉更是数不胜数,因此我们按照时间刻度划分,从古代和现代分别挑选三本医籍推荐给对针灸感兴趣人士进行选读以及了解浙派中医以及针灸文化。
《针灸资生经》
《针灸资生经》由宋代针灸家王执中编于南宋1180~1195年,共7卷,是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较高的针灸著作,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卷1为腧穴部位及主治、针灸法,按头、面、肩、背俞、侧颈项、膺俞、侧腋、腹、侧胁及手、足三阴、三阳分列诸穴,共收载360穴,附经穴图46幅;卷2为针灸须药,针忌,孔穴相去,定发际、同身寸等针灸方法;卷3至7分别论述虚损、劳瘵、肾虚、消渴等临床各科病证共193种针灸治疗取穴法和配方。
《针灸资生经》自刻印面世后,历经南宋、元、明、清诸代一直传至当今,其间重刊不断,甚至在日本、朝鲜等国都有刻本,清乾隆时所编的《四库全书》亦将其收录在内。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将该书重新予以整理出版,其中某些章节还被选作高等中医院校的教材。《针灸资生经》已成为祖国珍贵的针灸医学遗产之一。
《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针灸专著,又名《针灸聚英发挥》,共4卷。明·高武撰于嘉靖八年(1529年)。高氏以针灸“诸书于《素问》《难经》多异少同”,乃“取其同,议其异,故以《聚英》名”。卷首《集用书目》,简介明以前主要针灸著作16种;卷1论五脏六腑,仰伏人尺寸,手足阴阳流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其所属经穴之循行及主病,大抵依照滑寿《十四经发挥》为次序,并附有经脉穴图;卷2介绍骑竹马灸法、四花穴、子午流注、东垣针法等各家针灸法及各种疾病取穴法;卷3介绍煮针、火针、温针、折针、艾炷、灸疮、禁忌等法;卷4记述80余首有关经穴、经脉、临床主治、补泻手法、针灸禁忌等歌赋,最后以问答形式阐述若干针灸治疗问题。高氏集录明代以前针灸学之主要成就,并用按语形式阐发己见,如五行生克在是动、所生病治疗中之应用;东垣针法应用等。书中收集针灸歌赋颇多,尤其便于初学者习诵。
《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本书较全面论述针灸理论、操作手法等,并考定腧穴名称和部位,记述历代名家针灸医案,为对明以前针灸学术的又一总结,是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著作,也是切脉针灸临床应用的针灸基础。
《浙江针灸学术流派》
《浙江针灸学术流派》由现代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方剑乔所著,方剑乔教授认为针灸医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外治法中占据主要作用。浙江针灸自古名家辈出,古有著《针灸大成》之杨继洲、著《针灸聚英发挥》之高武、著《针灸大全》之徐凤、专擅针灸治顽疾的明代御医凌云,近现代有精于针刺手法补泻的楼百层、针药并施的阮少南、精研手法与穴性的高镇五、喜用温针灸的施延庆、长于飞经走气手法的金文华、家传化脓灸的严定梁、精于文献研究的盛荪、自创铺灸的罗诗荣、擅长针灸治妇疾的虞孝贞等。
通过对杨继洲、凌云等十大针灸流派的形成、传承和学术思想、诊疗特色进行了认真梳理,形成了《浙江针灸学术流派》一书。《浙江针灸学术流派》既是纪念前辈们对浙江针灸发展的推动作用和为浙江中医药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为后学者提供了值得借鉴的针灸诊疗思路和方法,在彰显浙江针灸学术流派诊疗特色的同时,更有助于丰富浙派中医的学术内涵。
《浙江针灸名家临证录》
《浙江针灸名家临证录》同为由现代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方剑乔所著,方剑乔教授认为浙江现代针灸名家汇聚,临证经验丰富。已故现代针灸医家中,如有“传承岐黄立奇功、创新补泻谱华章”之楼百层老先生,“勇于创新造钩针、品端术正济万民”之杨帽良先生,“督肾证治有新招,善用温灸铺灸妙”之罗诗荣先生等。现有“精研针灸辟新路、医教结合续春秋”之高镇五先生,“幼承庭训扬家学、针药并施震四海”之阮少南先生,“巾帼神针克百病,呕心沥血育英才”之虞孝贞先生,“老骥伏志千里、情独针灸誉万家”之盛先生等。更有 70 年代及以后科班毕业、长期从事针灸临床的一大批中青年专家,或精于头针,或善于电针,或长于针药并用,或自创粗针,临证经验日趋丰富,已有总结整理之必要。
《浙江近代针灸学术经验集成》
《浙江近代针灸学术经验集成》由浙江名医杨楣良所著,同时他也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和中医内科专家,国家级名中医,具有高深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潜心研究针灸尤独具心得,更可贵的是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几十年来,他的工作和研究已足资说明。鉴于浙江历代针灸名家辈出,在全国针灸界中享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对中国针灸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但对他们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诊治特点、实践经验等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整理;此外,还有许多散在民间的有效的特色诊疗方法,均有待挖掘、整理,使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为此,杨楣良教授提出并主持了“浙江近代针灸学术研究”课题,此书为本课题成果之一。本书主要内容是自清代以来的浙江针灸学术源流、针灸名家学术传承形式,已故浙江著名针灸医家的生平事迹、学术创见、诊治特长、医疗经验和医案著述、特色刺灸方法以及流传民间尚未收录针灸专著的刺灸方法。
全书的特点是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图文并茂,可以说是医史文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之一,对针灸临床、教学、科研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书对激励后辈,继承和发展我省及全国的针灸学术必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中推荐医藉的图片资源、信息均来源于百度百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愿意被转载,请联系我们。
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成果
成果名称:浙派中医针灸学派文化通识
负责人:凌天
推荐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