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是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播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芒种节气作为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是一个播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因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农谚“芒种忙,忙着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时节,正是南方养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南方地区人们忙着插秧播种,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
开犁节
浙江省云和县有“开犁节”,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节那天举办。
在云和梅源一带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为同情人间饥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结果导致野草疯长拯救了牲畜,而农田被野草淹没使农人无法耕种,上天为了惩罚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开犁是云和梅源一带山区农民启动春耕的时令体现,过去把“开犁节”叫做“牛大王节”。
开犁节上,还要杀猪,用整头猪祭祀神农氏。人们在梯田中燃香祭拜后,把整猪祭品分割,分到全村各家各户。开犁节这天,干了一天活的村民体力消耗大,回家后共享猪肉,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族和睦兴盛。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百姓至今习惯于在芒种节气里泡青梅酒。梅子采摘了放在家里阴干,芒种这天将清洗过的梅子泡在白酒里,白酒一般选55度的,以10斤白酒放3斤梅子、2斤冰糖为比例配方,青梅泡酒过程为一个月。这个民俗与三国时典故“青梅煮酒论英雄”颇有渊源。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晒虾皮
芒种时节,沿海一带的渔民即忙于晒毛虾。因到了芒种季节,毛虾正值产卵期,体质正肥,肉质正实,营养价值更好。人们将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称之“芒种皮”。
虾皮分生晒虾皮和熟晒虾皮两种。生晒虾皮指淡晒成品,其鲜度较高,不容易返潮和霉变;熟晒虾皮加盐煮沸,沥干晒燥,虽然保持鲜味,但是其口感略逊于生晒虾皮。
芒种虾皮产自东海渔场,浙江省温州洞头洋渔场三盘岛一带为最佳,每年只在芒种时节前后半个月旺发,故称之为“芒种皮”。芒种皮与一般的虾皮不同,虾体粗大、发红、味美,虾皮背至尾带红膏。其钙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芒种虾是芒种前后处于产卵期的毛虾,这个时节的毛虾又丰腴又饱满,只有稍纵即逝的一个月产期,用这最佳一个月捕捞的虾制作的虾皮,就是虾皮中的极品——芒种虾皮。而芒种过后,毛虾产完卵,就瘦削得像纸一样薄,味道口感就与芒种毛虾无法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