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社科办〔2024〕25号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发挥智库“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增强研究方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对策研究成果,经省级新型智库联盟申报、专家评审、省社科联党组研究同意,现将2024年度智库课题预立项名单公布如下:
联盟名称 | 课题名称 | 智库名称 | 负责人 |
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研究智库联盟 | 浙江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规制难题与对策建议 |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智库 | 魏春梅 |
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 | 王红岩 | |
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 | 董思怡 | |
我省算力产业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对策研究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 | 金 洁 | |
浙江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研究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 | 刘 昱 | |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规范化难点与建议 |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智库 | 吴凯莉 | |
总体安全观视域下网络安全的检察保障机制研究 |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 童志锋 | |
关于建立健全数据出境预防性合规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智库 | 郭 兵 | |
关于健全完善信用信息修复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智库 | 孟一丁 | |
平台经济促进的法治保障体系研究 | 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 | 郑春燕 | |
浙江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研究智库联盟 |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与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研究 | 浙江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金 立 |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内涵提升与路径优化 | 浙江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周 盛 | |
涉企执法经济影响评估体系建设 | 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 | 范良聪 | |
关于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营商环境法治研究中心 | 朱一飞 | |
世行B-READY评估体系下加快构建小微企业破产前预警机制的建议 |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营商环境法治研究中心 | 吕 璐 | |
“信用浙江”建设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 浙江省信用中心 | 陈海盛 | |
我省中小企业集聚园区构建增值服务体系的路径和探索 | 浙江省改革研究和促进中心 | 郝虹雨 | |
信用建设助力我省营商环境优化的实践与思考 | 浙江省改革研究和促进中心 | 刘一萌 | |
浙江省生态文明智库联盟 | 社会资本参与我省生态保护修复的路径与对策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刘 琼 |
建立长三角地区碳转移联合应对机制的对策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钱志权 |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的浙江模式与经验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孔令乾 | |
浙江县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瓶颈及对策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邵宜添 | |
浙江省林业碳汇的绿色金融支持路径及其政策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顾光同 | |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李玉文 | |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创客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 魏玲玲 | |
创新机制助推整治村庄与经营村庄更好结合发展 探索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的浙江实践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邱曦露 | |
非物质文化传承式创新促进精神共富的长效机制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包亚芳 | |
文旅体融合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浙江经验与启示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孟明浩 | |
关于涉外“双碳”法治人才培养的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姜少平 | |
关于加快我省银发经济的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 莫张勤 | |
AIGC时代用户绿色人智交互行为研究 |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管理研究院 | 黎静仪 | |
以绿色消费生态促动浙江省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 浙江财经大学绿色管理研究院 | 高 键 | |
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成效、问题和举措研究 | 中国(丽水)两山研究院 | 周宏芸 | |
浙江省新发展格局研究智库联盟 | 推动山区海岛县创新迭代“小县大城”发展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程振波 |
良渚文化大走廊内涵与发展战略研究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赖华东 | |
“无废城市”建设的城乡统筹实践研究 | 嘉兴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 傅 祺 | |
浙江海外经贸网络布局优化提升路径和政策研究 | 浙江外国语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院 | 李伟庆 | |
新发展格局下浙江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政策研究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 吴 波 | |
浙江省打造金融强省研究 |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 朱燕建 | |
以有序引导山区人口集聚为抓手缩小城乡差距问题研究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方 园 | |
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破解土地要素制约难题思路研究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丁 菡 | |
浙江青年侨商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 浙江外国语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院 | 盛 玲 | |
浙商外向型制造企业国内国际协同发展政策研究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 俞 毅 | |
促进浙江健康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 孙 豪 | |
养老金融发展研究 |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 张川川 | |
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智库联盟 |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研究 |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 | 黄扬杰 |
智能化时代职业技术大学的重要使命和模式创新研究 | 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 邵建东 | |
面向共同富裕的浙江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策略研究 | 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 | 毛建青 | |
全球供应链重构环境下促进我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 | 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 | 周伟华 | |
高水平社科强省建设背景下青年社科人才的集聚策略与发展机制研究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 傅 衍 | |
新文科建设的理论逻辑、方法路径和政策导向研究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张宝歌 | |
浙江省共同富裕研究智库联盟 | 共同富裕视角下浙江省域范围城乡融合发展典型经验与案例研究 |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 陈志新 |
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在共同富裕建设中的协同机制研究 | 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 方 珂 | |
适应人口变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 浙江财经大学共同富裕政策评价中心 | 赵海利 | |
关于我省引进及发展国际学术组织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 倪 好 | |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 |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范柏乃 | |
浙江省城镇化研究智库联盟 | 我省低空经济创新资源布局以及比较 |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 董照樱子 |
长三角省际跨界地区合作模式与融合的机制优化 |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 徐元朔 | |
产业集群建设与县域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 |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 李林林 | |
浙江省四大都市区城市空间增长机制研究 |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 潘 凡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科学实施城中村改造专项工程关键问题研究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于颖泽 | |
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建设用地“终量控制”可持续城市化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 吴 越 | |
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转让机制助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建议 |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 张蔚文 | |
碳排放双控目标分解对浙江省城市发展的影响——基于公正转型与共同富裕视角 |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 石敏俊 | |
农村土地制度联动改革建议 |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 吴宇哲 | |
基于大数据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态监测和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务评估 | 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王晓亮 | |
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基于跨区域国土空间治理的视角 |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 梁邦利 | |
浙江省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模式下空间问题及实施策略研究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吴登国 | |
浙江省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智库联盟 | 浙江省在非洲电子商务市场拓展中的文化适应性研究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张 赛 |
浙江省如何利用中白工业园加强与白俄罗斯经贸合作 | 浙江树人学院白俄罗斯研究中心 | 王宪举 | |
“一带一路”视域下浙商对海外投资的现状、安全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 | 魏志江 | |
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周 倩 | |
地瓜经济提能升级视角下推动浙江企业对中东欧投资的对策研究 | 宁波大学中东欧经贸合作研究院 | 张海波 | |
欧洲先进制造业发展、挑战及相关政策研究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波兰研究中心 | 王 欢 | |
浙江拓展中国-中东欧国际科技合作新空间的战略及对策研究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捷克研究中心 | 朱莉妍 | |
浙江省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研究智库联盟 | 浙江省数字文化产业出海研究: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建议 |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 高 颖 |
浙江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基础、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 丛天落 | |
大运河文学与文化研究 | 浙江工业大学文化地理学研究中心 | 马晓坤 | |
浙江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与策略路径研究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 宋 航 | |
运用人工智能新技术促进我省文旅深度融合的方向与路径研究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 杨之颖 | |
浙江社会治理研究智库联盟 | 打造新质生产力引导型营商环境的政策体系研究 |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 | 冯履冰 |
浙江省县城承载力分析与改革建议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 商文芳 | |
浙江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 浙江省青年发展研究中心 | 蔡宜旦 | |
浙江省未来社区可持续运营的有效路径研究 |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 | 袁彦鹏 | |
基于需求偏好转变的城市住房治理策略研究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 | 许士杰 | |
浙江慈善促进共同富裕的经验、问题和对策建议研究 |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 | 江亚洲 | |
儿童青少年抑郁防控与治疗公共服务建设研究 | 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 马高明 | |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野下的“后陈经验”:制度分析与优化路径 |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 | 王国勤 | |
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牵引全球创新策源地研究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 朱文晶 | |
加强社科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 | 代玉启 | |
浙江省海洋发展智库联盟 | 浙江省蓝碳增汇富民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陈 琦 |
新质生产力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对策路径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胡求光 | |
浙江省海洋资源立体分层开发的机制设计与对策路径研究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余 璇 | |
支持跨境多样化应用需求场景的航运供应链物联网数据共享机制研究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王育红 | |
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路径举措研究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 毛翰宣 | |
海洋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赋能浙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俞雅乖 | |
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加强我省陆海生态连通性保护的对策建议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刘永超 | |
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生态红线管控策略研究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潘婷婷 | |
基于AI的海洋生物技术创新与遗传资源保护策略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乔宜梦 | |
海洋资源要素开发赋能海洋经济倍增发展 | 宁波海洋研究院 | 朱文荣 | |
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智库联盟 |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浙江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建议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 | 李 尧 |
浙江省专精特新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 于晓飞 | |
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发展面临的标准必要专利问题与应对策略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王黎萤 | |
“十五五”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内国际竞争优势研究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池仁勇 | |
高水平建设浙江省科技创新共同体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李兰花 | |
浙江算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程 聪 | |
浙江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对策研究 |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智江南智库) | 段 姗 | |
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创新生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新空间 |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智江南智库) | 俞锋华 | |
全球关键生物技术发展态势分析及我省对策研究 |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智江南智库) | 胡芒谷 | |
“山海共富窗口”: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消费帮扶新模式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 姜方炳 | |
关于加快探索我省危旧小区拆改结合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 郎晓波 | |
平安浙江的实现机制及其优化研究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 梁 亮 | |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智库联盟 | 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的对策建议 | 浙江农艺师学院 | 李宝值 |
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张孟镇 | |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与推进路径研究 | 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 | 李 阳 | |
浙江乡村运营实践模式研究 |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 钱文荣 | |
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刘传磊 | |
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担保法律问题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童 航 | |
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 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 | 朱胜进 | |
共富工坊助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浙江经验与推广建议 | 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 | 沈费伟 | |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李 雷 | |
关于在我省全面推广乡村共富合伙人的对策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徐 达 | |
提高我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刘 强 | |
城乡融合新社区建设与治理研究 |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 胡伟斌 | |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推进强村富民研究 |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 黄祖辉 |
预立项智库课题研究期限为1年(截止2025年6月),未获得正式立项的课题到期自行终止。预立项智库课题立项标准参照省新型智库课题立项标准,不占智库联盟与智库的课题申报指标或名额,以成果形式进行验收,经评审合格的予以正式立项。
联系人:李波、熊立春;
联系电话:0571-87053182;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密渡桥路51-1号省行政中心二号院615室;
E-mail:zjssklkgc@vip.163.com。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4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