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省哲社奖获奖成果 |《城市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 2024- 06- 04| 来源: 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

2023年12月,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本届优秀成果奖共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科普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三大类299项,其中一等奖60项、二等奖179项、青年奖60项。获奖成果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重大命题,按照“真”“情”“实”“意”总要求,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主线,立足浙江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伟大实践,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前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发出浙江声音,彰显了浙江学人深厚的学术积淀、缜密务实的学术方法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成果

点击播放视频

宁波大学王占坤教授所著《城市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研究》一书,2022年12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获“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应用对策研究类)。

简介

著作借鉴吸收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城市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思考: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老龄政策、体育政策、文化政策中的老年人体育政策发展历程;总结了美、英、澳、德、日和北欧等发达国家及地区“体养融合”发展经验;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阐述了我国城市“体养融合”发展的现实图景;深入剖析城市“体养融合”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及影响融合发展的因素,制定“居家”“社区”“机构”3种不同类型的体育健身服务方案并提出实施路径;基于我国城市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困境,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体养融合”的有益经验,从8个方面提出城市“体养融合”发展的推进策略。

该书的主要特色体现在:

一是研究选题符合国家战略需求。该书密切联系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结合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三大战略的实践需求,论述城市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核心议题。

二是研究视角具有国际体育视野。总结美、英、澳、德、日、北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体养融合”发展的经验,为立足本国实际并利用城市体育健身促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提供国外镜鉴。

三是研究理论丰富且涉及面宽广。该书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核心概念加以界定,并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及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多学科理论探讨城市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四是研究数据全面且调研内容详实。该书调查了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供给情况、测度了其总体满意度,这是从供需两端全面分析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状况的具体体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依循。

五是融合方案构建及推行策略有效。该书制定了“居家养老+体育健身”“社区养老+体育干预”“机构养老+体育康复”3种融合方案,并设计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全面提出“体养融合”发展的推进策略,为打造以“体养融合”为导向的老年人体育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奠定运行基础。

该书的学术贡献有:

第一,丰富和拓宽了老龄学和体育学研究领域。“体养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研究领域,能够与其它学科形成有效互补,扩大了体育社会学和体育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同时,体育健身对老龄健康问题影响的研究,可以丰富和拓展老龄学以及健康科学研究视角。第二,形成了以城市“体养融合”发展为对象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范式。城市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成果在深入分析和全面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城市“体养融合”发展的前景、效应以及如何借鉴经验,创新性地形成了“体养融合”发展研究范式,对我国有效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应对人口老龄化有重要理论意义。第三,构建了促进“体养融合”发展的路径。本书通过一系列的定量分析、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了城市“体养融合”发展的现状和模式,并制定不同类型养老模式下体育健身服务方案,形式了促进“体养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为今后整合和有效利用体育与养老服务资源指明了方向。

该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与专著直接相关的前期成果共11篇,其中在《体育科学》发表2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Social Work in Public Health》《中国体育科技》《体育学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CSSCI、SSCI收录期刊发表9篇,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简介

王占坤,宁波大学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