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新型智库首获 “国字号”党建荣誉: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发布时间: 2024- 03- 24| 来源: 省社科联| 浏览: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发布《关于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遴选结果的公示》的通知,浙江省新型智库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据悉,这是我省首家获批国家级党建项目的省级智库。

长期以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党委创新探索“智库党建”工作体系,积极服务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和浙江“两个先行”示范省建设发展,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全面开展战略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等工作,率先实施智库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促双融五大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院党委先后成为浙江省首批党建示范群工程、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浙江省“ 一带一路与浙非合作” 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浙江省习近平对非外交思想现场教学点。

智库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工程,打造“双通”人才培育基地。研究院党委坚持培养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服务中非合作大局。实施“信仰力”提升工程,以党建引领教学改革,成立浙江省习近平对非外交思想现场教学点红色讲解团,党委书记王珩、党委委员刘鸿武等持续在浙江省科普基地——非洲博物馆、中非交流博物馆讲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师生在红色讲解中宣讲习近平对非外交思想。持续派出党员研究生赴非田野调研、赴非高校访学、赴非孔子学院教育扶贫,指导赴非研究生尤其是党员研究生深入非洲社会,建立在非党员流动支部,宣传阐释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多人荣获国家优秀志愿者称号。

智库党建服务科学研究工程,打造涉非学术研究重镇。聚焦“当代非洲发展问题”和“中非合作关系”,探索形成有组织科研的有效模式,承担涉非研究相关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相关研究课题共200余项,出版《非洲研究文库》《非洲区域国别学丛书》著作200余部。设立“科研互助党员先锋岗”,指导青年博士围绕国家关心、企业关心、民众关心、学院关心来定研究领域、区域、国别、课题,指导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科研能力提升”党员先锋岗系列活动。

智库党建推进学科建设工程,打造专业建设示范标杆。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工作,加快“项目研究——设立协同分中心——形成非洲研究分支学科”的学科与专业发展进程。积极推动区域国别学成为国务院学位办新建交叉学科一级学科,入选教育部、外交部区域国别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实施高校(全国15家),在全国首创非洲区域国别学学部和本科实验班(微专业),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

智库党建统领智库服务工程,打造社会服务高校样板。创办“中非智库论坛”,被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王毅等出席。近日在坦桑尼亚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会议,用五种语言发布中非智库关于深化全球发展合作的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受到外交部积极回应。内参报告、政策建议获国家领导人、省部级以上领导采纳批示200余篇次。多次赴浙江省委省政府开专题讲座,赴温州等地涉非企业以及浙江大学等高校讲学授课推动浙非合作,参与指导并联合举办的金华市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暨中非经贸论坛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省部合作项目;推动“金华中非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园区”列入省“十四五”建设规划,助力形成“对非合作看中国,中非合作看浙江”的良好局面。

智库党建深化国际传播工程,打造中国故事话语高地。重视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传播中非友谊,组建“讲好中国故事”中非学者联合宣讲团,引导外籍学者在非洲主流媒体平台撰文、受访发声,发挥非洲学者的国际传播媒介作用,被外交部赞誉:“一位学者胜过十位外交官”。组织外籍学者走进金华政协活动和走进浙江乡村,“沉浸式体验”全过程人民民主,外籍学者纷纷表示,要把在家门口解决问题的方式带回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