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赓续数千年国粹,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和雪峰集团承办。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理事会副主席、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何嘉琅,国家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杨荣臣,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丽水学院校长李安,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徐江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程伟,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肖锋,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名义等参会。省内外中医医史文献学家、历史学家、中医药政策法规研究领域专家等参加本次会议,与会人员达450多人。
郭华巍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是浙江省唯一独立建制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机构,要秉承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从发扬浙江中医药文化的角度,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中医药文化标识,为高水平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他强调:一要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神。要提高政治站位、放大格局视野,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循迹溯源”研究,系统梳理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成果,回答好中医药文化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中医药文化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精准服务浙江中医药强省建设。二要坚持学术引领,挖掘中医药文化价值。要发挥中医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引领作用,深入挖掘浙江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深入开展浙江中医药经典、文献、名医、名药、文化、政策、养生等各方面研究,促进浙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振兴中医药发展注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动力。三要坚持服务群众,汇聚中医药文化力量。要坚持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引领,在筑牢中医药发展根基的基础上,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新范式,创作一批针对浙江不同受众的浙江中医药文化产品,用更加有针对性、本土化、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中医故事,做广做远中医药文化传播,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真正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认同中医药,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黄文秀介绍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基本概况和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建设情况,并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医医史文献、学术流派、专科史、中医药政策法规、中医药养生旅游、大健康产业等方面的研究,提升中医药文化美誉度和影响力,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振兴发展。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积极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
肖锋指出,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中做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作为浙江省重要的中医药文化学术研究机构,要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做精做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助力赓续中医药文脉,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新时代中医药文化理论与实践科研协作单位”、“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联盟单位”授牌仪式,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增补委员聘书颁发仪式,《新时代弘扬中医药文化浙江方案》和《中医药文化理论与实践》辑刊(第一辑)发布仪式。
主题报告环节,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原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获得者吴群红作主题报告《健康中国与中医文化视域下的主动健康知识体系构建与思考》。吴群红从健康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医疗服务系统迈向健康服务系统的专业与社会路径、中医和西医的健康理念及不同时期的健康观等多个角度论述了主动健康知识体系的构建。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理事会副主席、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何嘉琅作主题报告《欧洲中医药的现代传播与发展》。何嘉琅指出,中医药走出国门是历史性创举,其理论可依各地特点调整运用,欧洲体制为中医药提供了发展空间。20 世纪末,中医走向海外,期间有诸多重要事件推动学术文化交流。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陈红民作主题报告《蒋介石的身体观与养生之道》。陈红民以概念史与身体史的研究视角,介绍了蒋介石身体观的基本内容。
雪峰集团董事局主席童四鹤作《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对策》主题报告。童四鹤指出,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国内有群众基础且在多领域发挥优势,国际影响力渐增。但面临资源、人才、专利等诸多挑战,也迎来健康养生等市场机遇。
研讨会还设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中医药政策法规研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三个分会场,与会专家围绕有关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活动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先后获新华网、光明日报网、《中国文化报》、《中国中医药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