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丹桂飘香远,“浙”里学术氛围浓。10月19日,由浙江财经大学主办,浙江财经大学国际学院、中亚研究院、哈萨克斯坦丝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亚欧研究中心、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杭州市钱塘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承办的第七届中亚经济社会研究论坛暨区域国别学视阈的中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会上,来自中亚五国的13所大学,四十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亚地区国别研究和发展的前沿议题。
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李金昌致欢迎辞,他表示“学校将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进展,继续发挥中亚研究院平台的作用,将区域国别学研究充分融入“新财经战略”,不断培养“浙财金生”,推动一流财经大学建设行稳致远。”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陈艳勤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可以此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的国际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深化高层次合作,加强人文交流,为浙江和中亚的经济社会注入强大力量。”浙江省贸促会(国际商会)会长陈建忠则回顾了浙江省贸促会自去年与学校共建中亚研究院以来的成果,“中亚研究院在积极服务浙江以及长三角企业走进中亚,促进浙江与长三角区域高水平开放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此举深化了钱塘高校与中亚国家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开幕式上,举行了《中亚国家投资和营商环境白皮书》的发布仪式和《敦煌写本文献学》(中英文版)赠书仪式。同时还举行了浙江财经大学与哈萨克斯坦图兰大学(阿斯塔纳)、塔吉克斯坦国立财经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等三所高校的签约仪式。
随后,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的特邀报告和主旨报告。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罗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所长孙壮志分别做了特邀报告。来自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哈萨克斯坦图兰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等大学的专家学者做了主旨报告。各位与会专家围绕区域国别学视阈下中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创新、中亚国家投资经贸合作和商务法律研究、中亚研究与智库建设、中亚研究与国际传播、中国与中亚教育合作、中亚鲁班工坊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通过研讨,大家深化了合作共识,凝聚了思想智慧,也为未来的中亚经济社会发展和合作提供了更多实践指导。
杭州市钱塘区社科联负责人表示,钱塘区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区域国别研究与实践,去年成立了钱塘区当代国际化研究中心。下一步,钱塘区社科联将继续加强与高校、社科组织、智库和研究机构合作,推动国际化研究和合作,为区域国别研究与服务贡献钱塘力量。
(钱塘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