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新时代“枫桥经验”论坛在杭州举办
发布时间: 2024- 11- 28| 来源: 浙江大学| 浏览:

11月24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意蕴和精髓要义,由浙江大学主办、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六届新时代“枫桥经验”论坛在杭州举办。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浙江大学副校长王靖岱,诸暨市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政法委书记王琤出席并致辞,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名义参加会议。

郭华巍指出,我省社科界持续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特别是以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作为重要阵地和平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为进一步加强“枫桥经验”研究宣传阐释,他强调,一是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升华。要聚焦“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研究,不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内涵、新路径、新方法,打造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理论成果,为我省省域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应用。广大社科工作者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明确真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要发挥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等社科平台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在以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中作出社科更大的贡献。三是坚持人民至上,注重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转化。人民至上是“枫桥经验”的根本立场,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丰富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工作机制和方法,要发挥智库、重点研究基地、社科普及基地以及社科学者“百人访谈、千人宣讲”行动等载体的作用,宣传推广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机活力。

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钭晓东主持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系列阶段性成果发布,展示了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与法治指数样本县测评和白皮书、《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研究》、“枫桥经验”专题纪录片开机、《“枫桥经验”口述实录》项目启动等系列成果。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别涛,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魏明,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志君,舟山市委副书记、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梁雪冬,浙江省委社工部二级巡视员陈小德,浙江省社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唐明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党委委员、副校长汪勇,浙江省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院长金伯中等领导专家分别作主旨发言。

论坛还宣布“高校青枫巴士全国行”正式启动,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八所高校的学生代表们授旗,推进“高校青枫巴士全国行”,助力中国之治。

“枫桥经验”作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传家宝”,是常学常新的“活教材”,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面旗帜。本次论坛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神,立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借助系列专家主旨报告,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联盟年度会议和发展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基层社会网格治理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测试方案评审、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江枫景圆桌论坛等,进行了深度研讨。代表们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探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党建引领、法治政府、警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鞭辟入里的见解和建议,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持续有力的支持。来自30多个单位、高校的150余位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供稿:浙江大学,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