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会年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 2024- 01- 15| 来源: 浙江社会心理学会 | 浏览:

2024年1月5日至7日,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会年会在浙江师范大学顺利举办。年会由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承办。来自全省40多家单位的200多人与会。

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93年,首任会长为原杭州大学龚浩然教授,首届名誉会长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立教授,本次年会恰逢学会成立30周年。

省社科联社团处副处长况落华,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建珍,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石向实分别致辞。年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郑全全教授和浙江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心理学科负责人李伟建教授在前排就坐。

会议的第一部分为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包含理事77人,基本覆盖了全省主要的高校和地区。在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理事投票选举产生22位常务理事,孙炳海教授当选为第七届理事会会长,朱晓斌、刘宣文、张虹、方明江、史金芳、胡瑜、徐琴美、陈莉当选为副会长,朱晓斌兼任法定代表人,贾文斌为秘书长。

会议第二部分为特邀报告,报告主题的现实意义强,理论价值高,研究方法体系科学。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寇彧作《中国民众捐赠行为近十年的变迁趋势研究》报告,寇彧教授的研究从社会变迁角度探讨了经济不平等对中国民众捐赠行为的影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大数据网络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浩作《宜人性之殇——收入不平等环境对高宜人性人群身心健康的负向影响》的报告。

1月6日下午,4场分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正阳会议中心召开。分论坛1主题为“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研究”,分论坛2主题为“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分论坛3主题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分论坛4主题为“区域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共计42位学者进行了精彩的汇报与交流。

会议还开设了4场工作坊。浙江大学徐琴美教授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特点,以系统观、发展观、科学观为指导,基于跨界共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嘉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打造了以嘉心在线、健心客厅和心理顾问三模块为主的嵌入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湖州市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史金芳分享并体验了我国第一个本土化疗法——认知领悟疗法,该疗法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停滞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年龄段不相容,最后通过领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达到自觉矫治的目标。

浙江师范大学房娟副教授介绍了沙盘心理塑型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应用,通过沙盘三维模型构建过程中的意识化来重塑来访者的心理认知模式,让来访者超越已知的自我,实现内在的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丽水学院宋兴川教授带领与会者进入绘画心理治疗,依据绘画者所描绘的画像,从线条、大小、构图等诸多角度分析绘画者的心理,并通过与绘画者心灵对话,催化身心蜕变,实现自我的超越与成长。

本次年会以“社会心理学发展与省域现代化先行”为主题,开展了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经年会学术委员会审核,数篇论文被选为年会分论坛及展报交流论文,并评选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0篇,在会议闭幕前授奖,激励参会人员们继续努力开展社会心理学相关的研究。

本次年会换届和学术年会顺利举办,学术交流气氛热烈,思维碰撞激烈,拓展了参会人员的视眼。期待在第七届领导班子和理事会的带领下,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为推动“两个先行”、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自己更大力量。

(浙江社会心理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