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翻簧竹雕是浙江台州地方传统雕刻艺术之一。因其雕刻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且其工艺需将簧面翻制粘贴而得名,亦称贴簧、反簧。 作为台州地方特色鲜明的一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岩翻簧竹雕发展脉络清晰,堪称中国雕刻艺术传承与创新融合发展的范本。
8月6日上午,黄岩区组成非遗传承调研小组,来到黄岩区博物馆进行调研,讲解员为成员们介绍了黄岩非遗文化,包含翻簧竹雕、小南门纸扇、漆金木雕等传统工艺美术的起源发展、工艺特点等,组员们仔细观赏展品,对黄岩非遗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当天下午,小组成员们来到翻簧竹雕传承人顾启望老先生家中拜访。顾老向小组成员们展示部分作品与证书,悉心讲解翻簧的独特制作工艺,如:浮雕和线雕技艺、“翻簧”工艺、巧借竹簧天然纹理、控制温湿度实现竹簧的弯曲延展等等。
同时,组员们还前往黄岩澄江中学,对话非遗传承人戴剑雄老师。戴老师讲述了他与翻簧竹雕结缘的经历,以及将其首次开发成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带入黄岩澄江中学进行普及性传承教学和教学实践研究的相关过程。目前,这一特色课程得以蓬勃开展,澄江中学现为全国中华优秀传荣文化传承基地、台州市非遗基地。
通过本次调研,组员们感触颇深,非遗不是冰冷、遥远的,而是可见、可感、可参与的,只有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传承。
(黄岩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