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6月3日,浙江诸暨举办了2023年“非遗薪传”传统体育展演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许多高超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轮番上演,其中嘉兴市海华武术馆《南湖船拳》再次亮相展演现场,彰显红船旁非遗文化魅力。
据悉,《南湖船拳》在今年3月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举办的“我们的亚运·我们的盛会·我们的村晚”主题活动中就曾展示亮相。
该非遗项目是嘉兴市第一批选送并中选的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暖场节目,于2022年12月在湖州、嘉兴分场的遴选阶段全票通过进入演艺资源库。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将在今年9月和10月举办,届时我们期待《南湖船拳》在亚运舞台上大放异彩。
船拳起源于吴越春秋时期,形成于明清时代,并在运河流域广泛传播。作为明清时期帮会组织之一的洪帮特有拳种,“南湖船拳”(也称江南船拳)在江南水乡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嘉兴地区特有的风格,同时结合了南拳、北方查拳和心意六合拳等武术技巧的表现形式。
在表演中,船桨、鱼刀、缆绳、竹篙、旗帜等被用作“兵器”,将长凳搭成船头模样,武姿间展现出浓郁的壮志豪情。如今,“南湖船拳”已成为嘉兴人民保家卫国、强身健体的独特武学文化。
多年来,南湖区一直积极扶持“南湖船拳”这一非遗项目,并在编排演绎上不断创新。2011年,“南湖船拳”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结合亚运会元素,不仅使这一节目登上更大的表演舞台,也丰富了“南湖船拳”的内涵。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非遗文化,南湖区还开展“南湖船拳”进校园,打造非遗研学基地,甚至推动“南湖船拳”出海,坚定文化自信。
(南湖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