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台州市仙居县田市镇垟墺村文化礼堂的承先书院,一场通过岩画与远古先民的时空交流正在进行,此次岩画拓片史迹展由中共仙居县委宣传部、仙居县社科联联合仙居县田市镇人民政府举办。
承先书院岩画史迹展
展出的岩画
仙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据考古发现,一万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下汤”先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仙居因而也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痕迹和文化瑰宝。近年来,仙居县陆续发现12处岩画点,总面积达1422.65平方米,仙居古越族岩画群为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族先民刻制。岩画上刻凿有蛇形、鸟形、鸟头鱼身形、马形、太阳形、人像形、柴刀形、锄耙形、棋盘形等各类图纹220多个。
听解说
由于岩画多分布在山高难行、人迹罕至的地方,岩画图案也很复杂,后续还要经历吸墨、装裱等多道工序,因此,拓印岩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要很有耐心才能完成。目前在田市镇垟墺村文化礼堂承先书院内珍藏有一千余幅岩画、碑记拓片,全部出自仙居民间文史研究员、承先书院管理员郑昌来老师之手。在接触岩画的这10间,郑昌来的足迹遍及了仙居的山峦村野,他把不断发现的岩画群登记造册、做成拓本,并无偿供人观赏研究。
了解岩画文化
岩画史迹展
岩画作为一种岩石艺术,是史前文明时期人类共同的母语,堪称描绘在崖石上的没有疆界的史书。郑昌来说:“每一幅画都蕴含着古人关于生存和探索自然的故事,有的神秘美好,有的严肃甚至壮烈。”他表示,岩画内藏着远古先民某种神秘的信息,它是打开远古先民生活习俗的一把钥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岩画文化,解开石刻背后的历史密码。
(仙居县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