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区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第二届俞樾文化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3- 01- 05| 来源: 临平区社科联| 浏览:

12月24日下午,第二届俞樾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临平区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临平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临平街道承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区社科联、临平街道负责人及临平区相关专家学者参加,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教授顾东辉,副处长肖卫民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及相关院系负责人线上参会。

俞樾(1821-1907年),清末著名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4岁时,随父母由德清迁居临平。俞樾从童年到壮年的近30年时光都在临平度过。

本次俞樾文化学术研讨会是复旦大学和临平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会上,顾东辉致辞;临平街道介绍了俞樾纪念馆建设情况;临平区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就深入开展临平历史文化创新研究、探索共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文化创新科研合作达成备忘。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并为研讨会作总结。

研讨会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主任、教授刘朝晖主持;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教授何俊,《俞樾全集》主编、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汪少华,《俞樾全集》主编、东南大学教授王华宝,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复旦大学联合国教科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首席专家杜晓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秦小丽、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唐亚林,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副院长熊易寒,复旦大学旅游系教授沈涵,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汤景泰,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东辉等众多专家、教授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论述与交流发言。

“俞樾‘理性思考与开放思维兼备的学术风格’在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起到了标杆作用,对当下地方文化建设也有重要的精神启示……”“俞樾对《论语》的解读体现出晚晴新潮涌起格局下俞氏既守正又创新的一面……”此次研讨会不仅围绕俞樾开展了深入的探讨,专家们还结合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的有益经验,从传统与现代的角度,围绕玉架山遗址、大运河文化、未来社区、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精神富有建设等内容,持续深入探讨文化“两创”的新时代课题。“未来临平的城镇发展中提高对运河文化及运河遗产价值的研究与关注,以此赋能地方社区的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玉架山聚落遗址群,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专家们就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之力、扎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前沿开展理论创新研究、聚焦“精神富有”新赛道下临平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深化校地合作,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发挥专家学者的力量进一步打造历史文化名人传播体系,以此助力区域文化品牌建设,这是近年来临平一直在尝试的创新之举。去年12月,临平区联合复旦大学、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举办纪念俞樾诞辰200周年研讨会暨《俞樾全集》新书发布会,这不仅是为临平区研究俞樾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宝贵的教材和参考,同时也是对俞樾成就与贡献的一次集中展示,让大众可以通过全方位地了解俞樾,从而了解中国学术史、文学史。

(临平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