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暖阳,清风拂煦,正是与文化来一场美好邂逅的好时刻,由中共温州市瓯海区委、瓯海区人民政府主办,瓯海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琦君研究高峰论坛在瓯海区举行。论坛邀请40多位来自海峡两岸、日本、韩国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品鉴琦君文学作品,交流分享对琦君文化的研究和思考。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于瓯海,1949年赴台湾地区,晚年曾旅美,2006年在台湾辞世。琦君一生共创作数十篇作品,以怀乡散文见长,10多篇文章入选大陆、港澳台地区语文课本,中篇小说《橘子红了》改编成的电视剧播出后轰动海峡两岸和华文圈。琦君凭借真挚醇厚的文学创作,感动一代又一代华文读者,是台湾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台湾中央大学创立琦君研究中心,多次推动学术研讨、开展阅读琦君活动、开设课程以及出版相关研究书籍。”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李瑞腾及其学生潘殷琪首先在主旨发言环节分享了台湾琦君作品的出版、评论和研究情况,在琦君身后的十几年里,她的作品在台湾依然历久弥新、感动人心,一次又一次被人提起、研究。盐城师范学院校长、教授方忠探究了琦君的研究还有哪些可能性,特别指出:“可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琦君的影响。”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力君则关注了琦君在温州、杭州两地的成长经历和个人经验,“母亲的手”提供了温州家园美好的一切基础,杭州的家园生活中,“父亲的目光”是她扩展世界的基础和动力。
方忠、彭小燕、李良、袁勇麟、朱嘉雯、章方松等线上线下专家学者及琦君文化爱好者,也纷纷在主旨发言环节围绕世界华文文学视野下的琦君研究、琦君作品和文学教育、琦君与故乡等开展了精彩论述。
据悉,温州市瓯海区致力于提升琦君文化影响力,先后建成了琦君文学馆、琦君纪念馆,创设了全国性文学奖——“琦君散文奖”,创办了琦君文化讲堂,连续7年举办琦君文化节,一步一脚印持续擦亮“琦君文化”品牌,期待让世界范围内更多的人能够认识琦君、走近琦君,并通过“琦君文化”品牌提升瓯海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瓯海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