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浙江现代美术名家年谱•第二辑」编撰启动交流会
发布时间: 2022- 01- 05| 来源: 省社科联| 浏览:

日前,2021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浙江现代美术名家年谱》的编撰启动交流会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此次议程旨在确认第二辑编撰项目的整体情况和计划安排,了解各年谱负责人对谱主进行文献收集的初步成果,以确保第二辑年谱编辑撰写工作的成功启动与顺利开展。

《浙江现代美术名家年谱·第二辑》于2021年10月正式立项,是对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提出的“如何抢救整理浙江珍稀历史文献”这一问题进行回应的又一学术课题,由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张坚教授担任总负责人。继第一辑的八部年谱之后,此次编撰将再收录十位艺术名家,分别为刘开渠、陆抑非、吴茀之、诸乐三、余绍宋、叶浅予、唐云、方介堪、金城和沙耆。希望通过不断推进的年谱编撰工作,对浙江现代美术名家相关文献资源的家底进行较为全面的摸排和调研。

总负责人张坚特别强调,年谱的学术价值一定程度上由其所依据的材料决定。对于谱主的现存文献资料,特别是一手文献的系统、完整的调研和掌握是此次年谱编撰的重点。张坚以第一辑入编的张书旂为例,介绍了编撰过程中海外新材料的发现及其对后续研究的重要意义。对于年谱的内容,此次编撰将围绕谱主的创作成就、理论建树和社会活动“三条主线”开展工作,特别关注名家面对外来文化的主体意识,并将谱主与浙江地域文化的语境特色联系起来。此外,会议中还对文献集成成果的进一步利用提出了展望,期待将汇总后的资料录入为相关谱主的文献库,并考虑将之数字化,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一手文献资料线索。

在介绍立项后的筹备工作时,《刘开渠年谱》负责人魏祥奇分享了自己与刘开渠艺术研究院米杰女士的交流成果、以及中国美术馆与中国美术学院等地已掌握的文献汇编,并表示未来将尝试获取刘开渠法国留学期间的记录、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记载等新材料。

《陆抑非年谱》负责人彭德、《吴茀之年谱》负责人骆风与《唐云年谱》负责人叶芃都表达了对现有材料的信心,在会上介绍了已经掌握的各方面资料,并表示编撰工作难点主要在于后续的材料分析与组织。其中,骆风在吴茀之家属建立的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发现了许多新的网络资料,叶芃也反应了谱主家属对编撰工作的大力支持。对谱主家人、朋友的访谈也将纳入后续的工作计划之中。

负责人周飞强为《诸乐三年谱》的编撰带来了喜人的新材料,包括谱主的信札、日记、文稿、画作等尚未被收录的内容,其中还包含诸乐三与黄宾虹交往的一手材料。周飞强谈到,诸乐三向黄宾虹细致地学习了山水画,并就画作有过许多讨论。这些日记与信札若与黄宾虹的信札并置,定能通过多种材料的勾连进一步建构、丰满现有的研究语境。此外,诸乐三在黄宾虹晚年的生活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参与到黄宾虹的文献著作当中。这些新材料将成为此辑年谱的一大亮点,赋予编撰成果更丰富的内涵。

《余绍宋年谱》的编撰者毛建波在会上介绍了谱主的生平,并计划在年谱中突出其史学、法学、方志学、书画学等诸多方面的学术成就。目前的资料收集已有可观进展,但由于所处时代及谱主身份的特殊性,许多资料均已散佚或难以收集。编撰组成员计划前往余绍宋曾居住的杭州、龙游、北京等地走访调研,并向龙游博物馆申请更多资料进行查阅。

负责人刘源介绍了《叶浅予年谱》谱主的生平经历,并与参会成员讨论了年谱编撰的图像使用问题。由于叶浅予此前已出版的年谱中并未包含图片,而此次编撰中发现了大量存于家属手中的照片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的图像,故新发现的视觉影像将成为此次年谱的特色。但与会者同样认为在图像使用时应注意编撰的体例,避免作品与相片堆砌。

《方介堪年谱》的负责人、谱主之子方广强对年谱编撰这项事业颇为感怀,分享了大量父亲原拓的印与亲笔写下的手稿。在方广强的努力下,谱主相关的文稿已经以数十册文集的形式出版,但仍有大量得到完好保存的材料能够放入此次年谱中。方广强对得到多方支持、正不断推进的名家年谱工作十分振奋,并介绍了他的工作团队和接下来将进行的出版物整理工作。

《金城年谱》的编撰者徐翎展示了谱主生平,并表示已经开始着手制作谱主画作目录,同时将对谱主留洋情况、谱主与敦煌文献、谱主与上海会审公廨等相关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沙耆年谱》的编撰者兰友利分享了谱主的生平事迹,并对谱主在世纪之交影响力扩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希望围绕一些重点问题对沙耆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此外,目前掌握的文献在细节上也有许多出入,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与档案馆核实校对。

总负责人张坚在会议最后总结道,目前与会者的前期准备都十分充分,不少作者都找到了新的一手资料矿脉。特别令人欣喜的是诸乐三与黄宾虹书信往来的补充,将为学术研究提供许多宝贵材料。此外刘开渠、陆抑非,唐云,叶浅予,方介堪、余绍宋和沙耆年谱的编写得到了家属和相关单位在文献资源方面的大力支持。此次年谱编撰将使一批新材料得以公诸于世,可谓亮点突出,前景可期。

(转自 “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