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由椒江区社科联发起的东山书院遗址公园专题调研组来到东山公园,开始对“复建东山书院遗址公园”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作为清代椒江八大书院之一的东山书院遗址在海门东山,是江南园林式书院。东山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诚意伯刘伯温于东山始建文昌阁。清同治九年(1870),台州知府刘璈令拆延庆寺,并捐俸倡导,在文昌阁旧址创建东山书院,由同知成邦干承办,改建面南高屋五间,中为讲堂,左为掌教室,右为寅宾所,东西两厢为书房;置有学田70亩,聘请临海许文琳为山长。光绪十五年(1889),知府成邦干再建魁星阁,东西楼屋各三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海门王梦兰与法主教李思聪以书院院舍创办毓材学堂(次年迁往印山)。
民国初年(1912),该院舍为民国时期台州“首富”黄崇威(号楚卿)购得,改建为私人别墅。民国十四年(1925)春,黄崇威将这座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别墅捐资兴学,向省府立案,定名为“私立东山初级中学”,从此,“东山书院”又名符其实恢复学府旧貌。
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东山初级中学更是誉为台州的抗大。1937年暑期,林尧应聘为东山中学校长,同年11月林尧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海门特支书记。1937年12月,特别支部选派东山中学学生李传鉴、李传练、陈振亚、林珂等去平阳山门抗日救亡干校学习。1937年12月,林尧应粟裕的邀请,与黄岩临时工委书记林思斋一道去平阳山门参观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前后约半月余。1938年5月,张燕、王福林等5名师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学校党支部。1938年7月,中共台州特委以暑期学校为名,在东山中学举办青年运动骨干训练班,由台州各县党组织选送40名学员,接受了为期40天的学习培训。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为了适应战时教育的需要,学校新增《大众哲学》《论持久战》《游击战争》等教材,经常举办国际时事讲座,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改革使东山中学在教学内容上形成了以抗日救亡为主线的特色。东山中学的教学改革和抗日救亡活动激怒了国民党反动派。1939年2月,省教育厅勒令东山中学停办。
经过调研后,调研组织一致认为,复建东山书院将有助于增强椒江人民的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东山书院不仅是椒江文化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更是椒江人民心向往之的美好精神家园,复建东山书院就是让椒江人民世代牢记我们曾经的辉煌文明历史。同时,复建东山书院将有助于打造红色旅游品牌。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三年时间完成东山书院复建,打造“抗日烽火燃浙东”红色旅游品牌。
此外,调研组建议,可请国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专家介入,请他们为东山书院的建设出谋划策,避免走弯路,复建的东山书院定位为全国抗日战争史研究者必到的地方。
(椒江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