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编者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在新发展阶段承担起在共同富裕方面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重要使命。
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如何在奋力谱写“八八战略”新篇章中找准从省域层面推动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浙江省社科联携手天目新闻,推出《社科专家共同富裕系列谈》栏目,邀请10位社会科学专家做客天目新闻演播厅,解读“共同富裕”浙江路径。
【专家简介】
王祖强,浙江省《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会会长,现任浙江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主任、软科学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主要从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浙江经济发展研究。先后入选浙江省五个一批理论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荣获浙江省委党校名师、省政府咨询委特约研究员等荣誉,多次获得省部级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奖。
【专家观点】
“共同富裕”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内涵
共同富裕这个话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由来已久,过去主要是从远大理想,终极目标的角度来讲的,现在的话,我们是从工作部署,工作目标的角度来讲,这就是它重大的不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习总书记高度关心、关注共同富裕问题,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主动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所以共同富裕正在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
【主题演讲】
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任务,这是因为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沿海经济发达省,富裕程度较高、均衡性较好、改革开放意识强,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有条件、有能力率先实现共同富裕。
特别是“八八战略”实施18年来,浙江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实现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从开放大省向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跃变。这18年,是浙江经济发展最有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社会大局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高,浙江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的时期。具体表现在:
高收入经济体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进入“高收入经济体”序列。浙江省经济总量节节攀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高、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高质量发展新趋势。2020年浙江人均GDP折合美元约为1.46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21年划分标准,人均GDP在12695美元之上属于高收入国家(后期制作将加入图片作为VCR 1),由此判断,浙江已经进入“高收入经济体”序列。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高端要素、创新要素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2015年至2020年,浙江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2.4万元/人提高至16.2万元/人,增长了30.6%。
产业结构高级化
新旧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深度优化、高级化。“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趋势十分明显。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和深度渗透,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这符合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趋势。 2020年浙江三次产业比占为3.3∶42.1∶54.6,意味着浙江开始迈入服务型社会。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的领跑者,形成了数字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投入强度已超过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20年浙江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5%,新增“浙江制造”标准561个。2020年,浙江省R&D经费支出1809.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88%。一批优秀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和生力军。浙江企业研发强度(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之比)总体稳步提升,2020年达到1.65%,工业企业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城市经济为主体
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浙江经济的集聚现象日益突出,极化效应十分明显,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正在成为高质量的主要空间形式和动力源。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空间结构正在向以城市经济为主体的空间结构转型。杭州、宁波、温台和金义四大都市区集中了全省70%的GDP 。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成为经济和人口主要集聚地,在全省GDP中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
开放型经济大省
巩固了开放型经济大省地位,建设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双循环战略枢纽。浙江已经成为开放型经济大省,正在向开放型经济强省迈进。2020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值33808亿元,外向度为52.3%;出口25180亿元,进口8628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0.5%、14.0%和6.1%。全省货物贸易顺差近2400亿美元。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和高技术产品超过50%。 出口商品结构已从传统的轻工、机械基础部件等劳动密集性、资源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机械、电子、运输工具等成套设备转型。欧盟、美国及主要新兴市场出口保持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重攀升,特别是以技术为导向的跨国并购活跃。
市场主体成长
市场主体成长:现在公司企业成为主干。围绕总部经济、重点产业项目瞄准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加快培育浙江的跨国公司,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全球布局,开始真正融入全球经济。2020年,浙江有境内上市公司518家,位居全国第二;新增境内上市公司62家,境内新增数量居全国第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6家,中国500强企业43家,世界500强5家。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路径 ,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市场主体快速成长,从“个少体弱”到“量多质优”。中小企业良性梯度发展, 拥有一批“小型巨人”“配件明星”“单打冠军”。全省形成了数量充裕、量多质优、梯队培育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
美丽中国的先行者
走出了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新路子。浙江已经成为美丽中国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目前,浙江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占94.6%;11个设区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2%~98.9%,平均为93.3%,平均PM2.5浓度下降19.4%,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达61%。创新举措有,“五水共治”率先破解“成长的烦恼”,致力于解决环境污染的“根子”问题,善于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运用市场机制解决“生态病” 疑难杂症,破解“免费搭车”流域性治水难题,等等。
中等收入群体壮大
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发展的公平性、普惠性优势凸显。2020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万元,年收入10-50万的中等收入家庭占比超过67.4%,“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逐步形成。截止2020年,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继续缩小至1.96∶1,是全国城乡区域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浙江居民恩格尔系数0.285,达到了国际公认的生活富裕标准。浙江人类发展指数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5岁,主要健康指标均处于全国各省区第一。
总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既是浙江的金字招牌、光荣使命,也是重大政治责任。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新发展阶段浙江的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先行注入了强劲动力,是浙江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浙江先行先试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探路,一定能够率先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