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安位于台州市椒江区北岸,历史悠久,西汉始元二年建回浦县,东汉光武帝时改名章安,三国时置临海郡,章安作为郡县治所,一直延续至唐武德四年(621),作为台州的治所时间长达700年,历史上曾是浙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时期,章安港是我国最早崛起的五大港区之一,吴国大将卫温、诸葛直自章安港出发首航台湾。目前,章安拥有国内罕见的遗址文化、学术文化、古港文化、商贸文化、佛教文化、桥闸文化、古街文化、古墓文化。
近十几年来,章安故城重回人们的视野,这与已故的椒江籍学者、原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国平的努力息息相关。自2009年以来,潘国平老师一直致力于章安古文化的研究,发起了“台(州)台(湾)”海上直航发展战略研讨会,成立浙江省东吴卫温船队远航台湾基金会,举行了10多次卫温、诸葛直远航夷洲(台湾)论坛。椒江区区级财政予以专项资金扶持。在潘国平老师的带领下,一些台州市、椒江区社科理论骨干、研究专家也纷纷加入了章安故城开发保护行列之中,撰写了《借千年古城复兴计划强劲东风 及早实施章安古城保护性开发》《关于章安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建议》等调研报告。
2017年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到章安进行田野调查后表示,章安故城实为江南地区罕见的“旷野型”遗址,保存相对完好,具有开展考古调查、发掘的优越条件。实际上,章安故城遗址并不“古今重叠”。唐代废弃后,新章安镇重建于旧城区外,故城长期为稻田,并无建筑覆盖,这里曾出土大量东汉至南朝的人面纹瓦当、纪年砖、瓷器和建筑构件。基于此,省文物局的考古专家们曾多次到章安进行实地考证,并结合相关文献,最终认定长嘉屿山南面区块为湮没多年的“章安故城”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
2018年初,在台州市第五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上,台州市人大代表向大会报送了《章安古城保护与开发》议案。2020年初同,台州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报送了《及早实施章安古城保护性开发》提案。由此,台州市、椒江区两级政府将章安故城遗址保护与开发提到了议事日程,并作出尽早推进章安古城保护性开发。
为了对章安故城城址进行科学发掘与保护,2021年6月,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建安的主持下,章安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经过考古工作者们科学、细致地发掘,一批珍贵文物得以重见天日,这座千年古郡的神秘面纱也被慢慢揭开。
半年来,考古工作者们清理了38个灰坑,出土了200多件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有建筑材料砖瓦,生活用品陶器、瓷器等。章安故城遗址出土文物所代表的历史年代,从孙吴、两晋、宋齐梁陈,一直到唐,与史书中记载的临海郡城年代吻合。截至目前,遗址挖掘尚未完工,待来年开春继续。
(椒江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