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9月11日发布2021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报告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总体情况持续向好,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但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研究院已连续发布8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估报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课题组共收集到3927家样本。报告基于正态分布把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分为A、B、C、D、E五个等级。
(一)总体分析
主板上市公司的比例显著提高,社会责任的总体实力持续提升,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共计2844家,占72.43%,比去年增加21.23%,比例显著提高;CSR得分方面,神马电力、贵航股份并列第一,马应龙位居第三;上市公司在社区参与和发展、消费者问题、股东三个维度上高于平均水平,但在CSR报告披露等维度表现不够理想;上市公司履责情况持续向好,但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
(二)分类分析
1.区域分析。不同区域总体水平接近,区域特色较为明显。东、中、西部总体水平相差不大,东、中、西部CSR得分第一的公司分别为神马电力、贵航股份和彩虹集团;东、中部的上市公司有两个优势维度,西部的上市公司有三个优势维度,东部的上市公司之间发展相对均衡;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沿线的上市公司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发展潜力无限;长三角等经济圈的社会责任实力有所提升,西北经济圈相对突出,东北经济圈亟待振兴。
2.性质分析。国有、民营企业的数量和比例占绝对优势,外资企业表现更为抢眼。国有和民营企业共计占92.92%,其中民营企业占62.03%;国有、民营、外资和其他四个性质CSR得分第一的公司分别为贵航股份、神马电力、福耀玻璃和马应龙;外资企业在环境、债权人和股东等三个维度上具有优势,且总体CSR强度最高,但不同公司之间差异相对较大;外资企业的A级公司占比最高,为7.48%,国有、民营和其他企业紧随其后。外资企业数量较少,且总体管理较为规范,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债务执行难,民营企业环境投入不够,且国有、民营企业数量较多,公司之间发展不够均衡,导致总体实力并不突出。
3.行业分析。医药制造业表现强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对弱势。计算机、化学原料、专用设备、医药制造和软件信息五个行业CSR得分第一的公司分别为三维通信、西陇科学、振华重工、仟源医药和亚联发展;医药制造业总体实力最强,且在劳工实践、社区参与和发展、债权人、CSR报告披露等四个维度上表现优异;化学原料业优异公司的数量最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总体实力最弱,且优异公司的数量最少。
4.概念股分析。股市热点概念对关联公司社会责任的影响并不明显,智能音箱、天津自贸区概念股公司表现较为突出,福建自贸区和阿里概念股公司表现不够理想。
(三)浙江上市公司的分析
上市公司逐年增多,社会责任表现逐年提升,公司间差距有所增大。浙江上市公司有498家,比去年增加60家。浙江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占80.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占44.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浙江上市公司CSR强度与全国水平持平,但是比去年有所提升,CSR得分排名前三的公司为完美世界、伟星股份和奥普家居;浙江上市公司在债权人、股东两个维度的CSR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有11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继广东之后,和北京并列第二;12家公司排名全国前100名,比去年增加5家,位居全国第五。浙江既是经济大省又是民营经济强省,因此债权人和股东两个维度相对强势,且较多的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浙江政、企都十分重视社会责任实践,因此社会责任意愿和实力逐年提升。
基于数据分析,课题组得出以下结论:
1.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承担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上市公司重视社会责任实践,发布CSR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也明显增长,社会责任氛围良好。主板市场公司、国有民营企业、东部地区公司仍是社会责任的主力军,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也开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整体实力有所提升,公司之间差距缩小,发展更为均衡,绩优公司优于去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生态文明建设等带来的发展模式的转变迫使上市公司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提高。公司之间差距缩小,说明绩差公司发挥后发优势追赶绩优公司。上市公司在环境维度,尤其是CSR报告披露维度上持续低迷,社会责任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3.区域特色明显,外资企业亮眼,医药制造业显著提升,概念股总体表现尚可。区域社会责任实力差距不大,东部新跨越、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责任特色。国有和民营企业是社会责任的主体,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医药制造业的提升主要来源于该行业疫情背景下的坚守。二级市场对社会责任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
4.浙江优异公司数量显著增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意愿强烈。浙江上市公司CSR强度高于去年,不仅拥有两个优势维度,而且在消费者问题维度上比去年显著提升,反映了浙江公司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的努力。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浙江优异公司的数量显著增加,说明浙江公司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高度的责任担当。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蔡宁教授指出,抗击新冠疫情,建成小康社会,上市公司彰显了社会责任担当;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上市公司深度参与第三次分配更是举足轻重。
附录1:2020年度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估排名前100的公司
附录2:2020年度各区域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估排名前10的公司
附录3:2020年度各经济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估排名前10的公司
附录4:2020年度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估排名前10的公司
附录5:2020年度各性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估排名前10的公司
附录6:2020年度各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估排名前10的公司
转自:“启真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