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社科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动员部署会上,“三门共识:社科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倡议”正式发布。
来自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社科院、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台州学院以及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智库、中国(丽水)两山研究院、浙江之江创投研究院、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等高校、新型智库、业务主管社会组织、之江青年协会的社科学者联合发起,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教授宣读“三门共识”倡议书。
倡议书提出,全省社科学者要落实“五个坚持”,并号召全省社科学者坚决扛起社科担当、积极赋能助力,努力在服务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上建功立业、贡献力量。
三门共识
社科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倡议
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赋予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历史使命和光荣政治责任,而加快推进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举措。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是全省社科界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省委对社科界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新课题,我们要坚决扛起社科担当、贡献社科力量。全省广大社科学者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实践问题,深入研究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我们必须坚守为人民著书立说的信念,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自觉地贯彻落实到学术研究、理论宣传、咨政建言中,从山区26县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出发,研究内容上服务人民群众,研究方法上贴近人民群众,研究成果上惠及人民群众,做广大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社会科学工作者。
三要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实践是最好的课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深耕省情民情,身体力行扎根山区26县,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长期跟踪、蹲点调研,深入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梳理总结一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创新案例和理论研究素材,调查提炼一批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遇到的问题,研究提出一批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四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生命所在。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凝练跨学科研究团队,形成协同攻关能力,通过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在山区26县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理念、主张和方案,打通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螺旋上升的通道。
五要坚持打造精品力作。把握时代发展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树立精品意识,多出高质量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根本导向。我们必须着眼于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全局,紧紧围绕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率先突破这一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着力在塑造山区发展新格局,探索山区发展新路径,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健全山区发展新机制等方面,凝练有针对性选题,组建高水平团队,开展高标准调研,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推出高质量咨政成果和理论成果,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