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18日晚,宁波和义大道夜市广场华灯初上,微风徐徐,来自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宁波市现代金融学会等社团的10余名工作人员,有的分发科普资料,有的现场演示茶席布置与茶艺表演,有的耐心为市民解疑答惑……,现场人头攒动,慕名而来的群众络绎不绝,直到21时左右才渐渐散去。这是宁波市社科联会同各会员单位举办的“社科夜市”义务咨询服务活动的一个普通场景,从6月初(试运行)到7月底的每个周六、周日晚上都在持续开展。
“社科夜市”是宁波市社科联发动各会员单位精心准备的一场“精神大餐”。今年3月,宁波市社科联下发通知并开始着手筹备此项活动。所属会员单位结合自身工作职能范畴,纷纷递交申请表格。宁波市社科联按照“实用性、互动性、趣味性”的要求,从50余家单位申报的60余项活动中精挑细选,确定鄞州区社科联等16家报送的“剪纸、刺绣非遗展示”等18个项目为2021年“社科夜市”义务咨询服务。自6月1日起每个周末,各参与单位按照事先协商排定的班次,克服天气炎热、路途较远等困难,组织人员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开展义务咨询服务。在活动中,宁波市法学会发放了上百册的《民法典》等法律读本;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社科联现场展示中国结和串珠等非遗制作工艺;宁波市钱币学会的专家专门为市民进行古钱币鉴定,宣传反假币知识;宁波市警察协会为市民普及电信网络反诈骗知识并准备了茶杯等小礼品,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 “社科夜市”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项创新性举措。2002年以来,宁波市社科联每年都开展社科普及月活动,一般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办开幕式、邀请领导讲话等,按照类似会议性质的传统流程进行。回顾以往的这种做法,虽然开始声势造得很大,但因为后期活动由各参与单位自主开展,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一定程度上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2020年开始,宁波市社科联按照“后疫情时期”的特殊要求,另辟蹊径,借助当下方兴未艾的夜市经济带来的超旺人气,创造性地尝试在充满烟火味的街头巷尾租摊设点,定期开展社科普及义务咨询服务,和夜市经济共生共存、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让市民群众在闲逛海淘的同时,也能品尝到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夜宵”,取得了良好效果。 “社科夜市”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具体行动。今年4月份以来,遵照上级统一部署,宁波市社科联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社科夜市”义务咨询服务作为其中重要活动之一,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落实到每个环节。从项目安排上,宁波市社科联把“亲民、实用”作为筛选的首要条件,选定心理健康咨询、人财保险规划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咨询项目。从组织形式上,市社科联强化社科普及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的理念,利用展示表演、互动体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高大上”的社科理论摆上百姓“餐桌”,贴近群众生活,走进群众中间,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从实际效果上,“社科夜市”义务咨询服务主动融入城市夜间经济,群众参与度高,累计服务群众近千人次,不仅丰富了夜间经济的业态形式,而且带动了街头巷尾的人气回升,有力助推了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 (宁波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