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审核,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张国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一般项目“《正义论》诠释与批评”(批准号:17BZX013)结项获评优秀。该项目的最终成果为《正义论分析》(专著)和《正义论全解》(评注)。
主要内容 • 重要观点
1971年,美国哲学家罗尔斯发表《正义论》是一个重要的学术事件,在世界范围的哲学社会科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该项成果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当今罗尔斯《正义论》批评和诠释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并且推进了该项研究。
第一,纠正国内学者对《正义论》两个正义原则的误解。该成果对两个正义原则在《正义论》和其他著作的不同表述方式及其精确含义进行重新解读,纠正国内学术界的解读偏差,推进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
第二,系统地揭示《正义论》的思想来源。该成果用相当篇幅探讨罗尔斯正义理论与休谟、斯密、康德、密尔、黑格尔、马克思、维特根斯坦、伯林、哈特等西方重要政治与道德哲学家的关系。罗尔斯借鉴了休谟的对等正义观、人为正义观和公道旁观者观念,它们是“the original position”假设的重要思想来源。同样,斯密关于正义和善的思考也对罗尔斯形成自己的正义与权益理论有所启发。“罗尔斯秘密”是该项研究的一大发现。罗尔斯通过有意隐去与斯退士的师徒关系,继而隐去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揭开“罗尔斯秘密”对正确理解《正义论》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正义论》核心概念的重新诠释。该研究重新解释“the original position(初始位置)”“primary goods(初始权益)”“reciprocity(对等)”“分配正义”“理性”“合理性”和“正义感”“良序社会”等重要概念。
第四,比较和评估罗尔斯正义理论与其他正义理论的异同。该成果比较研究马克思与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提出并论证罗尔斯持有一种系统的初始权益理论,比较研究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诺奇克天赋持有理论、森和努斯鲍姆能力发展理论,肯定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相对优势,提出社会应得理论。
第五,正义原则的批评和重构。该成果考察了罗尔斯与哈贝马斯等人围绕“正义原则的证明问题”展开的争论,通过对罗尔斯正义理论以外的其他当代西方正义理论的比较研究,吸取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合理思想,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共享正义观;立足全球化时代进程,提出基于人类团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
第六,《正义论》的重新诠释。该研究评析了《正义论》现有中文译本,做了一次全面的正本清源工作。该成果以《正义论》英文文本为依据,进行逐段、逐句甚至逐字的对校、诠释和评析,把不同相关文本存在的疏漏、疑点和歧义揭示出来,做到持之有据,言之成理,把《正义论》讲明、讲通和讲透,提供一个中国学者能够讲得通的并且中国学生能够读得懂的正义理论文本。
第七,提出自己的正义理论。该成果在批评和借鉴前人思想成果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正义理论,提出的共享正义观和社会应得理论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学术价值 • 应用价值
1.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丰富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的议题,拓展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的边界。该成果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讨论,不局限于政治哲学的领域,而是横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门类,并广泛涉及自由、平等、博爱、团结、权益、良序社会、命运共同体等话题。
2. 该成果深入追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不同思想起源,对它与18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哲学中的社会契约论、古典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的联系做了深入、细致而全面的挖掘和梳理,重点考察罗尔斯正义理论同休谟、斯密、康德、黑格尔、密尔等18-19世纪欧洲哲学家的思想联系,揭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评估其中的休谟因素、斯密因素、康德因素和黑格尔因素。
3. 评估和解决了《正义论》中文版本的系统性风险。该成果通过对《正义论》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纠正了《正义论》中文版本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系统性误解,尝试提供一个语言准确、术语规范、逻辑自洽、前后连贯的中英对照《正义论》注释全新文本,以期有效推进罗尔斯正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理解。
4. 发展中国当代正义理论。该成果通过批评、比较和借鉴各种当代正义理论,提出独创的“社会应得理论”和“共享正义理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的研究。
5. 该成果涉及社会基本结构、基本制度安排、公平正义、分配正义等重大问题,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高度相关,提出的理论见解将为中国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首席专家简介
张国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理论与社会建设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与社会理论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著译作20余部,近年代表作有《分配正义与社会应得》(2015)、《社会治理研究》(2013)、《罗尔斯难题:正义原则的误读与批评》(2013)等,成果《实用主义政治哲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