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书香润泽心灵,读书启迪人生。“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建立以来,首批13家读书会举行了大量的阅读分享活动,一份份高质量的阅读书单,也因这些活动而形成,并持续更新。新的一年,我们特开辟“荐书”新栏目,根据各读书会荐书主题,择取优质好书与读者分享,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得新的观点,了解新的世界,并通过读书提升自己,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另外,也欢迎各位读者阅读之后撰写读后感投稿,我们会不定期推送读者的读书笔记。投稿邮箱:sklkpc@163.com
敦雅读书社荐书主题:外国文学经典研读
本期杭州师范大学敦雅读书社为各位读者推荐的书单是关于外国文学经典研读方面的。这些书籍介绍了英国文学史上几位经典大师对于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形塑与构建,18世纪英国小说中出现的“自我”现象与个体经验及19世纪英国新兴小说所展现的在“进步”潮流冲击下的英国社会情感结构等各方面内容。
1
《伟大的传统》
作者:F.R.利维斯
译者:袁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9年2月
内容简介
《伟大的传统》从几位英国小说史上“真正的大家”着手,梳理和阐明了英国小说传之伟大所在,以“唤醒一种正确得当的差别意识”。所谓小说大家,“乃是指那些堪与在诗人相比相埒的重要小说家——他们不仅为同行和读者改变了艺术的潜能,而且就其所促发的人性意识——对于生活潜能的意识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亦即,他们不仅是形式、手法和技巧上的创造性天才,更对道德关系和人性意识有着严肃的人文关怀。有幸忝列利维斯名单的小说大家有: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享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和D.H.劳伦斯;梅瑞狄斯、哈代等著名人物则被认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对狄更斯,作者一方面承认其伟大,另一方面又说:“成熟头在狄更斯那里,找不到要求人经久保持一种非同寻常之严肃性的东西”,因此只在末章分析了他的《艰难时世》。
作者简介
F.R.利维斯(1895—1978),英国文学评论学家,1925年起在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任教。1932—1953年间与妻子多萝西创办文学评论季刊《细察》。1962年退休后曾任多所英国大学教授,1967年在剑桥三一学院开设克拉克讲座,1978年被授予荣誉勋位。代表作有《英国诗歌的新方向》《英国诗歌的传统与发展》《伟大的传统》《共同的追求》等。
2
《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
(修订版)
作者:黄梅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阐述18世纪英国小说中出现的“自我”现象的书,书中论述了18世纪英国小说对于“自我”或个体经验有着史无前例的关怀。全书共分十一章,分别介绍了王政复辟时代的两种对立的文学传统,剖析了笛福、斯威夫特等作家的小说创作。书中包容、点评了英美学者过去对这些作家、作品从不同观点和角度所发表的重要评论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具体评介上,作者显示了出色的解读文本和人物分析的水平,把文本多层次含义都一一展示出来,起到了经典赏析的作用。
作者简介
黄梅(1950- ),1973至1989年间先后在山西大学外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和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英语系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著作有《女人和小说》《不肯进取》《双重迷宫》《起居室里的写者》《码字的女人》《灰姑娘梦的演变》(英文,在美国出版);编著《现代主义浪潮下》,并参与翻译了《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与陆建德合译)等。
3
《推敲“进步”话语:新型小说在19世纪的英国》
作者:殷企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9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世纪英国新兴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中具体人物形象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的英国人切身感受到的困惑、痛苦以及种种思想危机和情感危机,展示了19世纪“进步”潮流冲击下的英国社会情感结构。
作者简介
殷企平(1955- ),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等。在相关领域共发表专著6部、译著4部、译文3 篇、教材5 部、论文1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小说和西方文论。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著作有《推敲“进步”话语:新型小说在19世纪的英国》《英国小说批评史》《“文化辩护书”——19世纪英国文化批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