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主题论坛在杭召开

发布时间:2021-11-24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11月21日,第五届浙江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学术专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主题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人文社科处承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燕继荣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亚华教授、复旦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刘建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何艳玲教授等10余位国内名家学者分别做主旨演讲。200余名同行专家和省内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参加本次论坛。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出席论坛并讲话,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郁建兴致辞,浙江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俞晓光出席,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严毛新主持开幕式。

 郭华巍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为新时期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了路径方向和实践目标。我们要切实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健全党建统领,德治、法治、自治和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高水平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整体自治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智治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郭华巍指出,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浙江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且行之有效的制度,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开展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研究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大家要从治理理论、治理机制、治理方法、治理成效等多维度概括提炼并深化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学术写在中国大地上。   

 郁建兴代表承办单位欢迎各位知名专家莅临,并对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与研究做出论述:社会治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凸显,而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十九届四中全会中社会治理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中全会做出了中国社会治理水平已“明显提高”的判断,未来基层社会治理要进一步提升则有赖于以下核心问题的探索与解决:从治理社会到社会治理的理念转变、基层政府权责的梳理与匹配、发挥数字治理效率优势的同时着重推进数字治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郁建兴强调,学界同仁可在浙江基层社会治理“一县一品”丰富品牌的基础上,书写社会治理的“浙江故事”,彰显浙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重要窗口”的地位。

与会学者专家围绕“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主题,就基层治理困境及其破解之道、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建构、街道体制在城市治理的价值、社会治理的重新界定及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大脑理念与实践等,做了一系列精彩的主旨演讲。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汪锦军主持了主旨报告环节。 

燕继荣教授在回顾与总结过去二十年来学界与政界对社会治理概念共识基础上,提出了两类基本的基层社会治理困境——“所有人都不想要的”公共事务责任难以落实,与“所有人都想要的”公共事务权利如何归属;还基于中国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浙江的改革实践与疫情期间的智能治理成效,提出了社会治理新格局构想。

王亚华教授首先剖析了中国之治的两个奇迹——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之所以能存在,离不开不断变革的执政党与政府,离不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离不开通过社会治理创新不断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接着从奥斯特罗姆的治理八项原则如何在中国基层公共事务场域中得到本土化的修正与应用,提出了三方面九要件的基层治理制度建构框架,并结合浙江省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展开分析。

刘建军教授提出了街道体制在城市治理中的特殊价值,概括了街道在中国城市治理的四种角色,认为街道体制在干部培养、危机处理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并对街道体制未来发展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

何艳玲教授基于纵深的历史比较,梳理了国家目标驱动下治理目标的变迁,认为中国社会治理的定义发生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从关心秩序到关心问题、从关心分权到关心分工,从关心体制到关注技术。

当日下午,论坛还开设了“社会治理与社会参与”“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4个分论坛,就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多个重要研究命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本次论坛的研讨交流汇聚了若干原则共识:一是要将“以人民为中心”与从问题出发紧密结合,指引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方向,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寻找基层社会治理的痛点与难点,作为社会治理研究的切入点和社会治理实践的落脚点。二是要以制度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探索。在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等经济社会变迁大背景下,在中国各地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与丰富案例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形式,深入揭示社会治理成功经验背后的核心机制与制度基础,凝练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般理论。三是要加快对数字社会治理新形态的研究。对互联网、大数据对社会治理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加深对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认识与理解,为数字治理顶层设计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