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杭州临安区社科工作者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号召,勇敢地投入到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线中去,涌现出一位位可敬的“最美逆行者”。同时,他们主动发挥社科界的理论学术引领和科学普及职能,开展防控知识科普宣传,创作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宣传作品,为防疫工作捐款捐物,提供物质帮助。临安区社科界为全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坚定信念,增添精神动力!
一、社团协会篇
1.区医学会&区中医药学会&区心理卫生协会:将科普宣讲作为疫情防控“硬核”力量
区医学会、区中医药学会是区社科联2017年成立之初就“加盟”的两家医学类社团会员。2019年,区心理卫生协会加入。三家医学类社团依托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於潜人民医院、昌化人民医院和区安康医院的平台资源优势,毅然决然地扛起社科界疫情防控防治最艰巨的任务。截止目前,已有郑秀娟等13位医师奔赴武汉驰援,他们都是“最美逆行者”。
同时,为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引导市民群众提高健康素养,更好地发挥医学类社团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疫情科普,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杭州市临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医学类社团展开合作,推出《“天目心语”社科理论微讲堂——疫情防控特别节目》,分别就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居家人员的心理调适、科学合理膳食进行解读。
2.区食品安全监督协会:全链保障疫情防控期食品安全
区食安监督协会全力联动区市场监管局,组织50人志愿者队伍投入抗疫一线,积极参与各大营业超市、机关单位食堂等食安检查。协助稳定各大农贸市场经营秩序,严查各类食品进货来源,确保无未经检验检疫的产品入市。同时,配合做好农村“红白事”群众聚餐的食安监管,全链条式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区税务学会:助力企业扛过疫情“寒冬”
杭州市发布企业分类分区分时段有序复工通知后,区税务学会积极配合区税务局,第一时间对接辖区内企业了解涉税需求,掌握复工情况。同时,学会多线并进,在区税务局的指导下,迅速组建25人“流动防疫站”协助社区巡防,排查十小企业;推出“税务网课”,利用“钉钉”直播推广涉税业务网上学、线上办;设立“应急党员先锋岗”,负责处理咨询答疑、预约服务、涉税申请等事项。
4. 区餐饮行业协会:竭尽所能服务一线
区餐饮行业协会于2019年加入区社科联。疫情发生以来,协会成员单位商户主动发挥行业优势,组织服务一线的战“疫”干部群众。“钱王家宴”精心制作免费的“爱心餐”。杭州一口天农业观光有限公司则为天目山镇捐赠5500个口罩。
临安印社社员拿起手中的刻刀和毛笔,用金石篆刻这一中国传统表现形式举办“众志成城战疫情主题印展”,为这场事关人民健康的遭遇战打气鼓劲,用艺术的方式记录那些需要铭记的历史时刻。
二、社科基地篇
1.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方位科普 共克时艰
临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杭州市级社科普及基地。自疫情起始以来,中心健康宣教组全力以赴开展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的健康科普工作,并开设疫情防控咨询24小时热线电话。在第一例病人确诊前,整理制作视频、单页、折页、健康教育宣传栏等电子版,并及时下发到各镇街进行宣传贯彻。随着疫情发展,及时跟进制作告市民书、电子屏温馨提示、手机短信、防控宣传标语、各类人群告知书等,在全区各大室外电子屏、墙灯广告、公交车、电视、电台、微信公众号等全方位科普防控知识。联合区教育部门,在师生当中加强疫情防控科普宣传。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录制“防控疫情 我们在行动”系列节目,发动社会力量制作新冠科普漫画,通过“土味土语”和浅显易懂的漫画告诉居民朋友如何做好新冠的预防。目前,中心正全力加强返岗复工人员的防疫知识宣传贯彻。
2.杭州利安环境教育基地:防疫一线的“祛毒”尖刀
杭州利安环境教育基地为2018年认定的首批临安区级社科普及基地。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基地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对超市、农贸市场、镇街居家隔离点、区医学观察点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毒,20余天来从未间断。2月12日,基地向临安区捐赠人民币5万元整,助力全区疫情防控工作。
3.区博物馆:将文博盛宴搬到线上
疫情发生以来,临安区博物馆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努力做到闭馆不闭展,在微信公众平台策划线上《文博通识专题库》《中国十大名画》等文博盛宴,为关注、研究和宣传文化遗产的有关专家学者、市民群众提供优质线上文博科普服务。
4.“文武上田”研训基地
“文武上田”研训基地位于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这是一处村落景区型文化阵地,2019年被认定为第二批临安区级社科普及基地。疫情期间,“文武上田”研训基地暨上田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24小时参加卡口执勤和村庄巡逻,日夜守护基地和村庄安全。
(供稿:临安区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