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编年史”故事之十:我是兰溪名小吃兰庆鸡蛋馃大掌柜
发布时间: 2018- 07- 12| 来源: 省社科联| 浏览:

口述:朱兰庆 记录:胡剑

五十出头的朱兰庆,是金华兰溪市政协委员。在当地,他可是个名人。他经营的“兰庆鸡蛋馃”是金华地区特色传统名点,已有30多年历史,他自己也成了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过,做老板只是其中一个身份,朱兰庆更喜欢在业余时间拍摄短片和纪录片,多次获奖,有20多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他举办的草根歌手大赛、草根戏曲大赛,深受当地群众喜欢。他戴着鸭舌帽,小西装配上牛仔裤,手里拿着摄像机,导演范儿十足。有人称他为“兰溪冯小刚”,他自己更喜欢“草根导演”这个称呼。他用手中的DV,精心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工厂”,为自己圆梦的同时,也帮助来自草根阶层的人们实现梦想。以下是朱兰庆的口述——

 

兰庆鸡蛋馃传人

 

我做鸡蛋馃的手艺,是从爷爷辈传下来的。1988年,20岁的我开始摆摊卖鸡蛋馃,一直到1996年,才有了在兰溪的这家门市店。兰庆鸡蛋馃在兰溪很有名,只要随便一打听,就会有人告诉你准确的购买地点。店铺名称就叫“兰庆鸡蛋馃”。店铺面积不大,只有两个门面。这里虽然深处小巷,但10多张桌子基本上都坐满了客人,鸡蛋馃是许多顾客必点的一道小吃。小店左边的墙上则挂满了“兰庆鸡蛋馃”荣获的各种奖牌。右边墙上挂着苗圃、容中尔甲等人的签名和题字,当然,还有我和这些明星们的合影。通过这些照片,我就是告诉大家,许多大牌明星,都是我这家小店的忠实顾客。1998年,在兰溪市首届美食节上,兰庆鸡蛋馃名列“兰溪十大名小吃”榜首;2002年至2004年又先后获得“中国名点”“中华名小吃”“金华名点”“浙江名点”等称号;2008年,被兰溪市政府列为“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2011年,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对这种传统小吃的制作手艺毫无保留,反而是希望更多的人来学,希望更多的人能吃到兰溪的美食,于是我就无偿传给别人,许多人从我这里学到手艺后,自己开了“兰庆鸡蛋馃”店,现在全国各地已经有20多家。下一步,我还计划开设网站,进一步推广“兰庆鸡蛋馃”。

 

我是“江南一拍”

 

我另外的头衔是兰庆草根艺术团团长、纪录片导演、微电影导演。我热爱生活,热衷于群众文化事业,几年如一日默默地为兰溪的群众文化生活尽了应尽的力量。我为自己取了一个网名,叫“江南一拍”。我从小就有一个“导演梦”,长大后越发强烈。时间追溯到1996年,我发现了一位身患尿毒症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张卫芳,她为了赚取血透的钱,与母亲在兰溪人民路街头摆起了小摊卖粽子、茶叶蛋。我被她的坚强感动了,当时家里有台DV,就花了一个星期跟踪拍摄了纪录片《我相信明天会有阳光》,该片在中央电视台和网络播出以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好心人为她捐款7万多元,并且这个短片也获得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平安中国 平安家园”DV比赛人文关怀三等奖。我发觉用DV也能够帮助别人,从此一发不可收,相继拍摄了《矮人阿擦的故事》《篮球奶奶》《煎饼西施》《午夜探戈》《小志和他的乐队》《刘老太的幸福生活》《横店追梦》等20多部纪录片,先后都在央视播出了。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是一些普通老百姓,我用平民的视角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和正能量。

近几年来我在不断提高专业拍摄技术同时,导演拍摄了微电影《杨梅熟了》《毕矮的传说》《少年黄大仙》《情归兰溪》《大山里的琴声》《杨梅之恋》等等,这些微电影都是我自己贴钱花精力拍摄的,它宣传了兰溪美丽的风景之外,也宣传了兰溪的美丽乡村建设、风土人情和历史人物,让更多人知道了兰溪。《杨梅熟了》为兰溪申报中国杨梅之乡出了力,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2014年,我拍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微电影,其中《妈妈我等你回来》获得了浙江省对外宣传部举办的“美丽浙江·城市形象微电影大赛”最佳故事提名奖。根据优秀共产党员沈捷的故事改编的微电影《我的爸爸叫沈捷》,获得了第二届万峰林微电影盛典宣教类一等奖。

现在,许多人称我为“兰溪冯小刚”,但是我自己更喜欢“草根导演”这个称呼。

有人说我不务正业,但是我不理会这样的说法,因为我感到很快乐,而拍摄更是我的精神追求。央视还为我制作播出了专题片《用DV圆梦·朱兰庆》。

 

很多人说我傻

 

2012年,我发现了身边很多文艺爱好者,他们渴望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我成立了兰庆草根艺术团。

艺术团成立几年来,我自己出资举办了草根歌手才艺大赛和草根“春晚”,共举办了5届草根才艺大赛、5届草根“春晚”,带领团员在兰溪各文化礼堂演了40多场“村晚”,平时不定期组织团员去敬老院、部队、工厂、农村、社区演出达60多场,并且发动团员举办了为白血病患儿募捐义演两场、获捐款4万多,为贫困大学生义演募捐1万多,这些活动的人力支出,大部分都是靠我做小本生意赚来的钱贴补。

因为草根“春晚”在兰溪反响很大,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众多媒体专门做过报道。我要将草根文化进行到底,我想把草根“春晚”做成一个文化品牌,我要用自己所能,让老百姓更好地发挥文艺才华。

如今我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是我会继续发挥余热,做一名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最近我又接手了兰溪文化惠民活动工程公益书吧——文馨书吧。这个书吧是免费为兰溪市民开放的,我利用空余时间和我爱人一起经营这个书吧,它没有盈利,但是我愿意为它付出。很多人说我傻,但是我只想告诉他们:“因为我是一个文化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