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1月4日下午,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李刚教授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做题为《一流智库与一流智库学者》的讲座,来自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卓越教师培养协同创新中心、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所、外国语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浦江县委党校等校内外共50余名从事各领域政策咨询工作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参加讲座,讲座由教育部长江学者、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鸿武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李刚指出高校智库具有人才资源、学术资源、多学科研究视角、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共存等优势,其建设成为一流智库的先天条件十分优越。在谈到如何建设高校一流智库时,李刚认为,高校智库建设要处理好两对基本关系,首先要厘清高校智库的角色定位,科学处理政智关系。要充分考虑高校智库的建议和信息是服务于决策还是服务于决策者,是服务于政策制定环节,还是服务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是政策的解读者还是政策的专业守护者等关系。第二,高校智库建设不能办成高校内的孤岛,要和校内其他学术共同体互为支撑,共同成长。此外,高校智库建设还必须注重自身专业化和专家职业化、智库产品设计与开发、智库质量控制和自我评估、智库知识管理等层面的管理和控制。李刚还认为,智库专家有别于传统学者,应该是多面手,具备政治家的眼光和手腕、科学家的严谨和洞察力、咨询师的口才和社交能力、记者的文字效率和文字功底、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讲座结束后,李刚教授还与参会人员就地方智库建设、智库人才的培养等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刘鸿武教授做总结。他认为,李刚教授的讲座信息量丰富,对非洲研究中心深入开展智库建设工作具有启发意义。刘鸿武指出,智库建设一直是非洲研究中心努力探索开创的新领域,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智库建设是并行不悖的。他还认为,智库学者的培养,应该着重于延伸其学术价值链,拓展其学术研究服务功能,努力将学术研究与国家、社会、时代需求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