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度浙江省新型智库课题拟立项名单的公示
发布时间: 2020-12-30 17:46:23根据《浙江省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经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现将2020年度浙江省新型智库课题拟立项名单予以公示(详见附件)。
自公示之日起,如对公示的项目持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省社科联科研管理处提出。单位提出的,须在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个人提出的,须在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予受理。
公示时间:2020年12月30日—2020年1月5日
公示电话:0571—87053182、87050498
通信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密渡桥路51—1号省行政中心2号院6楼
Email:zjssklkgc@vip.163.com
联系人:李波、成梦溪、胡逢阳
附件:2020年度浙江省新型智库课题拟立项名单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0年12月30日
附件
2020年度浙江省新型智库课题拟立项名单
序号 | 成果名称 | 课 题 负责人 | 智库名称 |
1 | 关于我省育种专项实施情况的调研与建设种业强省的七条建议 | 朱允卫 |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
2 | 新阶段深化“两山”理念认识,打造“两山”转化窗口的建议 | 黄祖辉 |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
3 | 建立健全我国生态文化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 胡剑锋 |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
4 | 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助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王黎萤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5 | 后疫情时期中小企业抢救式扶持若干政策建议——基于浙江省中小企业疫情影响的调研分析 | 程宣梅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6 | 对标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全力打造全球新材料产业高地 | 陈耀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7 | 新格局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 刘道学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8 | 加强政策储备精准施策支持中小企业渡难关 | 吴宝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9 | 关于打造新时代“两山”转化“重要窗口”的对策建议 | 金陈飞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10 | 浙江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智库论坛综述 | 夏霖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11 | 新冠疫情对浙非合作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 刘鸿武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12 | 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转向、新路径、新领域、新方法 | 单敏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13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81条至283条的运用 | 曲波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14 | “无废城市”建设中加强社会源废物专门处置的对策建议 | 钭晓东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15 | 加强浙江省海岸带国土空间管控的对策建议 | 龚虹波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16 | 全球疫情蔓延对我省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及对策建议 | 刘淑春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 |
17 | 我省大中型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原因与对策分析 | 陈寿灿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
18 | 按照“整体智治”的理念加快构建新型政府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 王俊豪 |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
19 | 以文化软实力深化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 陈野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20 | “十四五”时期大力培育内需市场 | 应焕红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21 | 借力数字经济应用场景 点亮文化高分报表 | 周静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22 | 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 唐玉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23 | 补强我省乡村振兴人才短板的新思路 | 张秀梅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24 | 沪苏浙粤豫“战役”舆情比较分析及对我省疫情防控和舆论引导的若干建议 | 查志强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25 | 提高“飞地抱团”效能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 | 闻海燕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26 | “整体智治”现代政府构建背景下 | 弋浩婕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27 | 确保“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须增强县域政府“四力”建设 | 钟其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28 | 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的南浔实践启示与对策建议 | 张世云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29 | 我省疫情防控医疗物资需求分析和保障建议 | 何恒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30 | 把握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交通变革的对策建议 | 柴贤龙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31 | 做最坏打算和最充足准备,争取最好发展结果---我省应对新冠疫情经济影响的若干建议 | 周华富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32 | 以“疫”为鉴,加快完善我省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 马欣雅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33 | 赋能战“疫” 顺势而为大力发展我省应急产业的对策建议 | 陈文杰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34 | 生态文明视角下提高城市免疫力的若干建议 | 范玲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35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阶段我省国际经贸往来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 施纪平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36 | 国际疫情蔓延对我省产业链的冲击预警及若干建议 | 洪丽云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37 | 发挥浙江优势推进大数据中心“新基建”部署的对策建议 | 陈知然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38 | 构筑我省应对生物安全风险“防火墙”的对策建议 | 郑启伟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39 | 推动我省26个加快发展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 廉军伟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40 |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省与兄弟省市财政政策空间比较及对策建议 | 王一峰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41 | 把循环经济打造为浙江“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的若干建议 | 钟晓军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42 | 加快推进氢能发展培育浙江能源变革和产业升级新动能 | 吕鹏宏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43 | 我省打造“地理信息+”产业全球高地的战略思考 | 潘毅刚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44 | 浙江省数字基础设施四大产业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建议 | 吴洁珍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45 | 对构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地指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建议 | 朱李鸣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46 | 培育壮大生物科技产业 加快山区26县跨越发展的若干建议——以庆元县为例 | 黄卫剑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47 | 基于粤鲁沪比较视角下的浙江海洋金融发展建议 | 毛翰宣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48 | “空心村”突围之路:来自黄岩区的经验 | 郁建兴 |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 |
49 | 关于浙商银行当前发展情况的报告 | 杨柳勇 |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
50 | 改善民企公司治理 降低债券违约风险 | 朱燕建 |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
51 | 关于浙江省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改革方向的建议 | 方红生 |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
52 | 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浙江发展新机遇 | 包纯田 |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
53 | 走在前列建设“重要窗口”,干在实处推进浙江金融高质量发展 | 章华 |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
54 | 疫情期间意大利华人华侨心态及国人态度分析 | 周亚越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
55 |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决制止违反中央精神的歧视性管理的做法 | 吐尔文江·吐尔逊 |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 |
56 | 乡村振兴全国学浙江,浙江怎么办? | 顾益康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57 | 浙江省乡村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沈月琴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58 | 后疫情时期浙江更要高度重视拓展东盟市场 | 陈自力 | 浙江省标准化智库 |
59 | 从专利视角补齐我省生物医药领域短板的对策建议 | 陈登 |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智江南智库) |
60 | 从数字化走向整体智治 | 兰建平 | 浙江省工信院之江产经智库 |
61 | 谋划和推进浙鄂产业合作正当其时 | 于晓飞 | 浙江省工信院之江产经智库 |
62 | 从健康码看我省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 | 黄学 | 浙江省工信院之江产经智库 |
63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浙)捷关系及浙江的应对策略 | 周俊子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捷克研究中心 |
64 | 中东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对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的挑战及应对建议 | 侯眷 | 浙江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 |
65 | RCEP协议签订对我省的影响及下一步工作 | 兰健 | 省商务研究院“一带一路”中心 |
66 | 科创产业发展与科创大走廊建设研究 | 金雪军 |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67 | 关于提升我省突发事件社会风险治理能力的若干建议 | 俞锋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68 |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公共危机网格式群防群控研究 | 黄秀蓉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69 | 关于海外疫情对我市留学生群体的影响及对策建议的报告 | 胡宝华 |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70 | 我省芯片核心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辛金国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 |
71 | 当前我省村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问题与对策 | 张丙宣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
72 | 关于将杭州市司法拍卖房产纳入限购范围的建议 | 宋雪玲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73 | 对标先进省市全面提升省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毛伟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74 | 加州大停电对我省电力安全的警示及对策建议 | 马攀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75 | 关于甬台温福高铁线规划建设的建议 | 武宇翔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
76 | 推进浙江省汽车轻量化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储晓露 |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智江南智库) |
77 | “十四五”时期我省“三农”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效应与改进建议 | 俞滨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捷克研究中心 |
78 |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17+1合作”的影响评估及应对建议 | 殷军杰 | 浙江万里学院中东欧研究中心、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 |
79 | 以“全周期管理”意识引领城市治理现代化——余杭实践的启示 | 徐林 |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80 | 以“最多跑一次”的革命精神克服执行和监督碎片化 | 蓝蔚青 |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81 | 疫后进一步加强我省电商“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建议 | 沈奇泰松 |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82 | 居民饮用水安全监管建议 | 杜娟 |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
83 | 后疫情时代应对美欧边境管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对策建议 | 茅锐 |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
84 | 关于联合打造浙江-海南国际生物医药创新飞地及双飞转化园的建议 | 陈健 |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
85 | 增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智力支撑 | 周谷平 |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
86 | 改革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筑牢公众健康“防护门” | 倪好 |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
87 | 对标“珠三角、”长三角政策举措,加快推进浙江省5G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詹爱岚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88 | 加快我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程聪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89 | 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机遇,促进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池仁勇 |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90 | 完善浙非经贸产业链的对策研究 | 王珩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91 | 率先行动,化解在非浙商面临的仇华排华风险 | 刘青海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92 | 疫情背景下协同推进我省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 刘星喜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93 | 关于加快推进“抗疫精神”研究弘扬的对策建议 | 申屠盼晨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94 | 疫情影响下我省茶产业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 叶杰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
95 | 调整、调配、调节:缓解当前我市“口罩荒”的对策建议 | 毛丰付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
96 | 新兴信息技术提升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孙元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
97 | 关于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创新浙江GNP编制模式的地方法规建议 | 杨轶清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
98 | 以乡村文旅融合助推我省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 易开刚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
99 | 优化我省消费券活动的市民诉求与建议 | 倪建伟 |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
100 | 精准问责机制研究 | 郭剑鸣 |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
101 | 监察对象的范围与界定问题研究 | 茅铭晨 |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
102 | 疫情下美国交通运输救助政策对我国精准帮扶交通运输市场主体的启示 | 陈松 |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
103 | 以工业园区为抓手分区分级集群化恢复产能的对策建议 | 叶伟巍 |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 |
104 | 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共治体系 | 徐彬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 |
105 | 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仲帅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 |
106 | 打造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浙江示范样本的若干建议 | 王莉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107 | 《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中强化平台企业相关规定的建议 | 王坤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108 | 推动高质量“最多跑一次”,让群众获得感成为“重要窗口”最亮丽标志 | 李文峰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109 | 健全我省社会风险预测预警预防体系的对策建议 | 宋小海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110 | 推进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 王嘉珏 | 省社科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
111 | 浙江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 祝诗蓓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112 | 浙江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思路研究 | 潘晓栋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113 | 谋划打造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平台的研究 | 苏斯彬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114 | 浙江省能源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 | 陈丽君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115 | 浙江省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研究报告 | 童相娟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116 | 传统村落乡村振兴要破“五难” | 郑晓峰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117 |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的对策建议 | 张娜 |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118 | “民主促民生”杭州实践研究 | 毛燕武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
119 | 关于天元公园社区的思考 | 马智慧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
120 | 借鉴杭州经验,打造南昌“水城一体”的对策建议 | 赵晓旭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
121 | 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成为高水平创新策源地奋力构建全球科创人才“蓄水池”的对策建议 | 陈丽君 |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 |
122 | 完善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治理结构:国际比较的视野 | 高翔 |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 |
123 | 世界各国抗击疫情的相关金融政策梳理 | 汪炜 |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
124 | 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金融创新开放改革评估与发展建议 | 马翔 |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
125 | 关于对网剧《隐秘的角落》热播热议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 钱国莲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
126 | 2019年我省社会公众政府信任分析报告 | 赵玉林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
127 | 当前我省民生领域社会压力舆情态势分析及对策 | 许伟杰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
128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做好高校疫情防控的建议 | 陈锋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
129 | 当前我省中小制造企业的政策困境与对策建议 | 盛婕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
130 | 以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推进我省未来社区建设的若干建议 | 林卡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
131 | 通向通向改革强村之路:实现制度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的嘉善模式 | 赵兴泉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132 | 进一步完善工商资本“上山入林”的 政策建议 | 朱臻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133 | 疫情对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建议——以浙江省为例 | 李振航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134 | 优化配适多维权力,构建“一肩挑”后村级治理新体系 | 李勇华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135 |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 张群祥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
136 | 关于加快我省“5G+VR/AR”产业布局的对策建议与实施意见 | 李蓉 | 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文化创新发展研究院 |
137 |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文化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 高颖 | 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文化创新发展研究院 |
138 | 疫期我省高校“停课不停学”的问题与对策 | 李华金 | 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文化创新发展研究院 |
139 | 优化营商环境的国际经验对我省的启示及建议 | 郑培 | 浙江省标准化智库 |
140 | 我省谋划建设新材料世界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研究 | 赵长伟 |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智江南智库) |
141 | 推进我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建议 | 谌凯 |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智江南智库) |
142 | 以商业化育种助推我省种业创新发展的思考 | 李明珍 |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智江南智库) |
143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 段姗 |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智江南智库) |
144 | 以数字经济赋能“一带一路” | 江胜蓝 | 浙江省工信院之江产经智库 |
145 | 加快我国标准制度型开放的对策建议 | 隋月红 | 中国计量大学“一带一路”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 |
146 | 当前我省外贸预警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江涛 | 中国计量大学“一带一路”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 |
147 | 关于新冠疫情对我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分析与对策建议 | 张若洲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捷克研究中心 |
148 | 中美经贸摩擦最新进展及对美出口形势研判 | 王婧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捷克研究中心 |
149 | “后疫情”时期深化我省对捷合作的对策建议 | 张海燕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捷克研究中心 |
150 |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海峡两岸海外文化交流合作策略 | 伍湘陵 | 宁波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
151 | 关于浙江省检察机关设立海事公诉机构并进行人员培训的建议 | 赵微 | 宁波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